本报讯 (记者 李应全 通讯员 詹雅 胡国光) 杭州陪护伤员的志愿者报名踊跃,但是真正适合的还是不多。接收伤员的几家医院现在非常需要能打“持久战”的爱心大使,希望退休的市民和时间充裕的年轻人能去医院奉献爱心。
杭州市中医院的救灾爱心病房住着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30名伤员。记者在这里结识了几位志愿者。家住文新社区的杨玲玲阿姨今年刚刚退休,负责照顾来自汶川县绵池镇的一对母女。杨阿姨对她们说:“你们不用担心没人照顾,我会坚持到你们出院为止。”这样的承诺令这对母女很安心,杨阿姨每天早上7时赶来陪母女俩聊天,还负责倒水、送饭、翻身,做得细心认真。
32岁的小牟在大地震中脊椎受伤,两腿完全失去知觉。志愿者吴馨踊连日来为她按摩双腿,尽管两手酸得拿不动一张报纸,但是几天下来,终于使小牟的左腿有了疼痛感。这种病恢复起来一般要半个月,但几天下来就有这么好的效果,医生连连赞叹是“奇迹”。
负责招募志愿者的杭州西湖区团委书记高扬告诉记者,杭州市中医院志愿者的总数已经超过300名。医院特别需要爱心坚定的志愿者,能长期坚持陪护伤员。如果能讲四川话,会让病人更觉亲切。
在中医院,记者就碰到了一位令大家都满意的志愿者。她叫张丽君,23岁,来自四川,现在在嘉兴工作。得知有伤员来杭治疗,她向公司请了一周的假,专程来杭做志愿者。小张负责照顾来自都江堰市的马建华。因为都是川妹子,两个女孩一见面就十分投缘,有谈不完的共同话题,好得如同亲姐妹。除了一般的看护,张丽君白天扶马建华下床散步,用手机放歌给她听,晚上就在马建华的病床边支个小床睡觉。这样24小时的全方位陪护让小马感到很温暖、很贴心。
针对年轻人热情高、工作忙的特点,西湖区团委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由三四人组成固定的陪护团队,将大家的时间连成串,共同“承包”一个病人,轮流陪护。这样不但解决了队员们时间上的冲突,还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23岁的沈于卿来自拱墅区,在贵州当兵时学会了四川话。他和另外两名志愿者王璋铭、吴萍组成陪护团队,分成上午班、下午班、夜班,轮流护理48岁的病人张伟建。沈于卿说:“他啥时候好,我就啥时候走。”
病人出院早的要到七八月份,晚的可能要到春节前后,这对志愿者的耐心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杭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胡丽珍说,医院特别需要能打“持久战”的爱心大使。陪护工作要细水长流,需要志愿者给予病人亲人般的照顾,直到他们康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