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川浙同心 重建家园·援助
3  4  
PDF 版
· 公民意识
在灾难中成熟
· 救灾前线的“特殊党费”
· 海盐一民企为伤员
赶制“方便裤”
· 灾区又见插秧忙
·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 工地上的“家庭团队”
· 工地上,那一抹动人的红
· 宁波市赈灾食品
合格率100%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兄弟一起上、父子一起上、夫妻一起上……“浙江长城”援建广元的工地上,活跃着几对特殊的身影——
工地上的“家庭团队”
本报记者 应建勇
  在浙江长城建设集团援建四川广元灾区的工地上,有一道奇异的“风景”,他们中间既有兄弟,又有夫妻,还有父子齐上阵的“黄金搭档”。

  夫妻齐上阵

  广元市敬园路蜀北橄榄油公司育苗基地,如今成了过渡安置房建设点。一位女突击队员格外显眼,她一会儿帮忙抬彩钢板,一会儿又去帮助安装活动板房。一旁的带班班长邵利平有点心痛,趁空隙给她递上一瓶矿泉水。她就是邵利平的妻子马志燕。

  马志燕来广元援建不容易。邵利平告诉记者,这次援建任务紧、工期短,班里人手不够,他就动员妻子同去。一开始,马志燕放心不下家中的双胞胎女儿,婆婆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孙女的重任,解了她的后顾之忧。

  “这几天想不想女儿?”记者问马志燕。

  马志燕说:“白天活忙倒还好,到了晚上,的确很想她们,我还是第一次出远门,更没离开过孩子,但为了灾区人民,这一趟值得。”

  兄弟好帮手

  “哥,你快去那头,帮我照看一把,注意用线锤吊一下彩钢板拼装的垂直度。”

  “好的,我这就去。”

  这是邵利荣、邵利平兄弟俩在工地上的一段对话。

  哥哥邵利荣在工地干活有板有眼,一会儿操作切割机,一会儿又拼装固定彩钢板。说起这次来广元援建一事,邵利荣说:“听说弟弟要到灾区援建,他们公司人手又不够,我就主动给他做帮手来了”

  说起哥哥,邵利平很是敬佩。他说,这次听说来灾区重建家园,邵利荣立即放下了手头生意,想帮灾区重建出一份力,“他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父子牴犊情

  在安装班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一会儿帮大伙搬运彩钢板,一会又跟着班长舒益新学习裁剪切割铝合金龙骨。他们其实是一对父子,年轻人是舒益新的儿子舒晓晖。

  舒晓晖今年刚刚中专毕业,得知父亲要带班去灾区广元援建,就主动请缨。由于余震频繁,母亲担心儿子的安危,但舒益新对妻子说:“援建灾区是锻炼人的好机会,就让他去吧。有我照看你大可放心。”

  这几天,舒益新的老伴打来电话,询问儿子近况。老舒自豪地说:“儿子听话,干得也不错,我会好好带他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川浙同心 重建家园·援助 00003 工地上的“家庭团队” 本报记者 应建勇 2008-6-9 48256F32002924A648257460005C70BE[A1-应建勇≈B1-李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