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浙洽会首场
签下
三十五亿多美元项目
· 港口物流,未来路在何方
· 全国首家“少儿社会体验馆”
十月亮相
· 浙洽会十周年
纪念雕塑落成
· 中国宁波留学人员创业园揭牌
· 33个科技合作项目在浙洽会上签约
· 境外投资商热捧休闲旅游业
· 要闻简报
· 特别的端午,浙川小朋友在一起
· 100名赴北京奥运会
残奥会志愿者结业
· 同舟共济抚震痛
· 从台湾水果到台湾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特别的端午,浙川小朋友在一起
  本报前线记者将浙江日报《牵手灾区同龄人》特刊及端午节礼物送到四川广元灾区孩子手中

  本报记者 施晓义 管哲晖

  “苹果女孩的明天……”、“孩子在,希望就在,浙江日报记者……”当童稚清脆的读报声响起,我们突然明白,在今天,这个特别时刻的端午节,有幸躲过劫难的灾区孩子们最需要什么。

  灾难终将过去,友爱精神永存。端午节,在距浙江5000里之外的四川广元,小朋友们捧着本报前线记者送来的浙江日报《牵手灾区同龄人》特刊,通过与浙江小朋友的电话交谈,看到了浙江同龄人对他们的牵挂,更感受到了浙江同龄人的友谊。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增强浙江广大中小学生携手互助的责任感,弘扬端午节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5月下旬,本报联合浙江省教育厅、浙江在线举办了“牵手灾区同龄人”端午创意活动,并特地集纳了相关报道为灾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彩色特刊,运送到四川广元灾区。

  在广元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今天上午8时半到10时,本报在广元市中心凤冠广场举办了《牵手灾区同龄人》特刊发放仪式,吸引了近500名灾区孩子,随后本报记者又前往市郊广元“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帐篷安置点、市内利州广场“帐篷社区”等地发放特刊,截至当天中午共发放了近千份。

  端午,大地震后第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将浙川两地孩子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在凤冠广场,出现了地震后好久没看到的孩子们活蹦乱跳的场面

  “浙江日报《牵手灾区同龄人》特刊发放……”,晨曦中,在广元市中心的凤冠广场,本报悬挂的横幅格外显眼,闻讯赶来的小朋友排着队把这里挤得满当当。

  特刊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好奇地翻看这份图文并茂的彩色小报。一名女孩盯着《送红船模型携手渡难关 包爱心粽子心连同龄人》一文,边看边说:“真想不到浙江有这么多同龄人关注我们。”

  她似乎想和远方的同龄人说些什么,我们掏出手机,拨通了嘉兴南湖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周美月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周美月十分意外,听明来意后,她详细述说了她和同学们产生包粽子献爱心创意的故事。还没等周美月说完,广元这头的电话又被一名小男孩抢了去。

  这名市实验小学六(2)班的学生赵一郎大声说:“感谢浙江日报对广元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会和浙江人民一起共建家园。”

  毕竟是个12岁的小孩。通过电话,他情不自禁地对嘉兴南湖的周美月说:“希望你暑假能来我家做客,我很想跟你学包粽子喽!”

  “看,那里公布了为我们灾区捐款的热线!”“绍兴的小朋友给我们写了信呢!”“台州的同学还画了画送给我们呢!”广元的小朋友不停地说着。看到本报记者笔记本电脑上“浙江在线”网站的“情系广元,牵手未来”专题页面,一双双小手很快摸上了键盘,看到更多浙江同龄人情系灾区的心意。

  特地赶来帮助我们操办这场活动的广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白天培看着这些,托我们给浙江小朋友带口信:地震后好久没看到孩子们这么活蹦乱跳,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你们的努力一定能帮助灾区同龄人战胜伤痛,努力学习,将来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当小朋友们快乐地与远方连线通电话时,我们悄悄地为他们送上了端午节的其他礼物——新买的铅笔、文具盒和粽子。

  在“娃哈哈”广元公司,灾区小朋友用情不自禁的朗读感悟远方的问候

  离开广场,我们驱车来到市郊的“娃哈哈”广元公司的食堂。正加班加点为灾区生产纯净水的员工白天将孩子送到这里,请人照看。今天这里还多了好些附近村庄的孩子。

  接过浙江日报的特刊,孩子们开心极了。上西小学二(2)班的女生冯迦芸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

  那是杭州求是教育集团三(1)班学生清扬写给灾区同龄人的一封信——《愿爱像成千上万片树叶》:“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知道你们也许只能在废墟边上的帐篷里度过了,但这个节日依旧充满爱和希望……愿我们的爱像成千上万片的树叶,挂在你们的眼前,永远陪伴着你们。”

  而一旁的小朋友则在慢慢地咏读特刊第8版的《寄语》:“四川的小朋友,请你们勇敢、坚强!我们永远支持你们。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刹那间,琅琅读书声和浓浓的情谊在食堂里充溢开来,让我们深感意外。在这里帮助看管孩子的职工家属、广元081学校历史老师彭晓玉说,地震发生后,许多职工没来得及为孩子们带出一件像样的玩具,也没来得及带几本课外读物,这些天孩子们很有些“无聊”。

  “这份特刊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远方的祝福,还给孩子们送来了精神食粮。”彭晓玉说。

  当得知浙江的许多老师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时,彭晓玉主动与杭州美术职业高级中学的老师王卓娟连线通话:请浙江的老师放心,灾区的老师一定全心全意保护好学生,辅导好学生,把地震对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返回驻地的路上,在市内利州广场,大片大片的“帐篷社区”特别扎眼。走进“社区”,我们碰到正在“家”中玩板凳的小女孩李金艳。

  当我们递上浙报特刊和端午礼物时,女孩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看得出,特刊上的文章、漫画、大照片吸引了她,她表示愿意帮我们把特刊发放给“帐篷社区”里的伙伴。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浙江日报《牵手灾区同龄人》特刊给灾区孩子带去了浙江同龄人的问候,希望它能有助于产生坚韧的力量。

  (本报四川广元6月8日电)

  (上接第一版)

  村民叶美荷首先打开了话匣子:“看看我们村这30年变化多大啊,水泥路浇到了家门口,村里办起了俱乐部,全村人看上了有线电视。就说我们家吧,自从养了上千只温岭草鸡,一年收入也有10多万呢,盖了新房子不说,还买了辆汽车……”在一旁看着妇女们包粽子的老人叶启明忍不住举起了他手里的手机,说:“你们看看,我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用上了手机这个时新玩意,这不是新变化是什么啊?”老人的一番话说得大伙儿都乐了。村里的新媳妇林小颖笑着说:“手机算不上新玩意了,现在我们好多人家都通了宽带,电脑上网可以了解全世界的信息,还可以做网上生意呢,这才新鲜。”

  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说着改革开放以来的身边事,天上下起了小雨。村民主任叶春贵说:“大家都进村办公楼,咱们在屋里继续包粽子讲身边事吧。”窗外雨越下越大,而村办公楼内,村民们聊起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故事也越来越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特别的端午,浙川小朋友在一起 2008-6-9 48256F32002924A648257462004F181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