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川浙同心 重建家园·援助
3  4  
PDF 版
· 一切为了灾区
· 爱心,需要坚守
· 与灾区小朋友
一起过端午
· 我们
义不容辞
· 让“东汽”早日
从废墟中站起来
· 150套彩钢板房
运往大熊猫保护地
· 我省联络组到达广元
· 为了深山中的三千村民
· 不报平安誓不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们
义不容辞

——我省地震专家灾区归来谈感受

本报记者 袁艳 通讯员 司徒微微 颜建辉
  为了一个20岁的花样年华继续绽放,展开30多个小时的大营救;为了多给几个乡镇进行震情评估,他们马不停蹄地冒着余震的危险工作……今天,省地震局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报告会,曾被派往四川地震灾区支援工作的9名地震专家,与我省的地震工作者共同感受一线救援的所见所闻。

  “时间就是生命。灾区同胞需要我们时,我们义不容辞。”结构工程专家石树中博士神色凝重地介绍了我省地震专家到达都江堰当晚,连夜协助营救压在废墟里的一名女孩的过程。

  “叔叔,不要走,救救我……”石树中说,至今,他还时常会想起当时女孩的话。为了避免二次坍塌给女孩造成生命威胁,他们认真勘察计算,多次调整援救方案,经过与援救人员的并肩奋战,终于在5月14日晚上8时47分,将女孩安全救出。“5月13日正是这位女孩的20岁生日,在救援现场,疲惫的救援人员用嘶哑的嗓音为她齐声唱起了生日歌。”石树中说到此处,报告厅里掌声四起,这掌声为女孩的顽强而响,这掌声献给我省在地震灾区无私援助的地震专家,更是献给千千万万奋战在灾区一线的救援人员。

  在灾区工作的近半个月里,我省的地震专家冒着塌方、余震等危险,翻山越岭,足迹遍布了大邑县、宝兴县、天全县、芦山县、名山县、汉源县、平武县等地。勘察堰塞湖、滑坡山体,通宵达旦地计算数据,提出救灾建议。在成都市大邑县,原本指挥部交给我省地震专家的任务是完成10个点的抽样调查,但我们的专家用一天半的时间,共完成了17个点的抽样调查。我省首批地震应急工作队队长叶建青说:“在地震灾区,我们只有一个念头,多工作一些,哪怕多减轻一点灾民的痛苦也好。”    (本报杭州6月5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川浙同心 重建家园·援助 00004 我们
义不容辞
本报记者 袁艳 通讯员 司徒微微 颜建辉 2008-6-6 48256F32002924A64825745F004635A0[A1-袁艳≈A5-司徒微微≈A5-颜建辉≈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