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网上粮市”背后:
怎样让农民多收“三五斗”
· 网络市场公开竞价
浙江“粮仓”感受全球冷暖
· 世界粮食峰会一律“粗茶淡饭”
· 种粮怎样才有高收益
集约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是关键
· 每吨多卖了115元
粮农分享粮价上涨的“路线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每吨多卖了115元
粮农分享粮价上涨的“路线图”

  就在网上交易市场创出粮价历史新高的时候,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赵庄村的种粮大户毛金岳,正在参加一个政府召开的有关粮食生产的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毛金岳表示即使少赚钱也要多种粮,为国家分忧。

  去年11月份,衢州举办“首届中国粮食(衢州)交易会”时,毛金岳所在的“金岳粮食合作社”组织了其他种粮大户,设立了一个120万吨的标的上网拍卖。预期1700元/吨的10多万公斤粮食,后来在网上拍出了1915元/吨的价格。

  之所以要组织毛金岳们直接上网拍卖,是因为真正种粮的农民被排除在市场交易之外。衢州市寄望以网上交易低成本的优势,把农民纳入粮价上涨的受益范围。

  按照双方提前签署的合作协议,衢江区金岳粮食合作社和衢江区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分别为合同的甲乙双方。在拍卖之前,双方协议了预期价格为1800元,乙方已经付给合作社70%的粮款,并约定拍卖的溢价部分按照6∶4分成。

  也就是说,通过网上拍卖,毛金岳等农民的粮食每吨多卖的115元,合作社拿60%,提供仓库和渠道的收储公司拿40%。合作社在扣除一定的协会发展基金后,如数再分给农户。

  所谓“粮食银行”并不是一个实体机构,而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农户和粮食企业交易合作的方式。也就是说,农户将收获的粮食交企业保管,粮食企业按当地粮食价格的一定比例付给预付货款。

  此后,随着市场波动,所产生的差价,由农民和粮食企业按一定比例分成,这样就形成了农民和粮食企业之间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关系。

  “当然,我们粮食局是要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这种合作运作的前提是双方对未来市场有一个良好的预期,如果粮价要跌,我们就会劝农户尽快脱手。”陈国富说。

  但是,衢州市粮储公司很快发现,因为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很低,即使是种粮大户,也很难提供让买主感兴趣的“大单”。单子太小,在市场上没有议价能力,“种粮大户”所能提供的粮食数量实际上还是太小。

  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民没有仓储条件,因此稻谷一收割就得立即卖掉,而这为粮商们压价收购创造了条件。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民手头没有周转资金,粮食一收割就得立即变现,以偿还此前的投资。此外,单个的农户不是法人,无法作为市场交易主体。之所以毛金岳他们必须以“金岳粮食合作社”的名义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交易主体问题。

  中国网上粮食市场总经理王彪因此有个新打算:让粮储公司直接与农户合作,综合解决以上问题。

  王彪说,因为粮储公司是国有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粮储公司卖粮卖出高价,也没有任何获益,因为卖粮收入全部归于政府财政。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粮储公司完全可以与农户合作,帮助农民。

  比如,粮储公司直接与农户签约,在收割前,粮储公司可以预先支付当时市场价格的80%给农户,以缓解农户资金之缺。

  待粮食收成后,存入粮储公司的粮库。什么时候以什么价位出售,由农民自己作主。如果亏损了,粮储公司按合同规定的时价赔偿农户20%的余款;如果赚了,二八分成,粮储公司获得的20%实际上是替农民保管粮食的运营成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每吨多卖了115元
粮农分享粮价上涨的“路线图”
2008-6-6 浙江日报000102008-06-06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