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澎州红岩镇的路上,闫刚一行遇到了6级多的余震。不过,他说,那实在不算什么,在当地,这种级别的地震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这次出发前,几位编剧根本没有谈及投资情况和稿费。在当地的采访,也主要是依靠朋友。不过,他们还是受到了当地热情的接待。特别是在成都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他们去了都江堰、什邡等地。
在灾区的几天里,闫刚一直在与安置点群众交流,他渴望以艺术的方式来对生者抚慰及英雄的讴歌。“灾区的严重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在医院看到的死伤者实在让人触目惊心。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力量和乐观精神。虽然受灾,但生活的力量使得他们马上坚强起来,尽最大可能恢复正常生活。”
在成都市青杨体育场,闫刚看到聚集了大量受灾群众,但偌大个场地,却没有预料中的嘈杂,只有很多小孩子在人群中奔跑,显得很开心。“其中一个小姑娘跑过来,在我手上悄悄放了一块饼干,当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她是在把别人给她的关爱再传给我。”即使在电话里,我们也能听出闫刚声音中饱含着感动。
在红岩镇小学,教学楼虽然在地震中都塌了,但竟无人伤亡。原来平日里,他们每天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就一直训练全校同学怎么按照顺序,快速地上楼下楼。地震那天,教师们正在开会,发现情况不对,马上跑到教室对学生进行了紧急疏散,在大楼倒塌之前,所有的人员都撤离了出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越是安全的地方就越是没人来报道,所以当这几位从北京来的编剧抵达的时候,那里的校长非常高兴。他们自己吃饭都成问题,还把最好的东西拿给编剧们。
“其实,我们不一定要在当地采访到什么具体的故事,毕竟,文艺作品不是新闻,是虚构为主的,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到震区来感受到这种气氛。”闫刚说:“平时我们老讨论什么是主旋律。在灾区,发生了无数感人事迹,哪一件不是主旋律呢?我们的任务就是用笔去歌颂这些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