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3  4  
PDF 版
· 最土的“地动仪”
· 再大的哀也不能心死
· “禁跑令”应该怎么看
· 我想学点应对灾难本领
哪里可以培训?
· 让我自责的一碗饭
· 离职了,要不要来次一吐为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我自责的一碗饭
  到灾区已经第十天了,我的身体似乎已到了极限,每天繁重的采访任务,加上余震不断,我根本不敢睡觉,大脑已不听使唤,思维麻木,无法进入状态。

  24日一大早,我从营地赶到一步之遥的青川县委宣传部驻点,刚好有一辆车准备马上去乡下,没来得及拿行李,我就上车了,没想到,这个疏忽,给我留下了遗憾。

  我们目的地是青川县西南角的房石镇,偏僻的重灾区,该镇22号以前还是地震孤岛,所有救灾物资需要空投。

  到达房石镇已经是下午2点10分左右,当时我已经都快饿晕了。镇抗灾指挥部设在九年制学校,指挥部工作人员正在吃饭,他们问我们是否用餐了,我们说还没有,当时锅里就剩一碗饭了,书记盛明伟说,饿的人先吃,马上再煮面条上来。见到饭,似乎见到了亲人,我推辞了一下,马上接过来吃了。这是我吃得最美的一餐,因为我患有轻度低血糖,对饥饿特别敏感,三下五除二吃完后,我就到附近的帐篷里去采访了。

  一个多小时后,我采访结束,回到车子上,大家早已经在等我了,准备返程。不知道为什么,其他人一直在等的那碗面条没有端上来,后来才知道食堂里面条早在一天前吃完了,镇政府食堂已经连碗面条都拿不出来。

  在回青川的路上,我心里很难过,无论如何也应该大家分吃这碗饭。我们同车其他4人都是饿肚子,包括为我开车的那位来自河南的出租车司机,他是响应政府号召过来的,让我很过意不去。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只有到了灾区,才会有深切的感受,真是刻骨铭心。

  (摘自本报记者汪成明的灾区采访博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闻周刊·万家灯火 00014 让我自责的一碗饭 2008-6-5 48256F32002924A64825745D0052B02F[A1-汪成明≈B1-庞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