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资讯
3  4  
PDF 版
· 世界环境日
的思与行
· 新旧811
生态文明在浙江
的生动实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旧811
生态文明在浙江
的生动实践

□ 方蕴捷
  新旧811

  生态文明在浙江

  的生动实践

  □ 方蕴捷

  世界环境日

  的由来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一些跨越国界的环境事件频繁出现以及各国环境保护运动的不断深入,“世界环境”这一命题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步进入国际社会生活,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世界当代环境问题以及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109条建议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并且自1974年起,根据当年的世界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热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呼吁世界各国保护并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环境。

  开展“世界环境日”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首战告捷 二度评优

  为期三年的浙江“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首战告捷、成效明显,体现在污染物的减排上,2007年全省COD减排4.89%,列全国第三名,二氧化硫减排7.22%,列全国第四名;体现在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上,国家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新一组数据表明,与2006年相比,2007年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优秀,指数名列全国第一方阵。

  近五年,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根据国家规范每年对全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详尽、全面、科学的 “体检”。“体检”报告对11个设区市、县(市)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5项评价指标进行类比和评析,并对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幅度作了前后不同的比照。专业人士指出,参与评价的各分指数的归一化处理都是采用国家统一给出的归一化系数进行的,数据真实、理性,为决策者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决策提供了参考。

  浙江大部分地区属于最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地方——浙江省的这份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将生态建设之硕果呈于公众。从国家的数据到浙江的报告,结果显示惊人一致。这并非巧合,而是真实地反映出浙江生态环境状况的可喜变化,体现了浙江推进环保工作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历史性转变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从环境科学角度验证着全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省为龙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取得成就。

  评价分五个级别,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优和良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9%以上,且主要为优级;良级的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浙北杭嘉湖平原和东部沿海;一般级面积仅占0.5%,分布在浙北的嘉兴,全省没有较差级和差级。

  细数11个设区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也与以上的综合分析结果相得彰益。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分级,11个设区市中,丽水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最高,生态环境状况全省最好,其植被覆盖情况与生物多样性明显优于其他城市,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其他各市,温州市次之,杭州紧随。虽然分值有高低,排名有先后,但优、良所占的区域面积分别占浙江省总面积的96.2%和3.8%。此外,11个设区市的11个市区和58个县(市)总共69个评价单位也被列为此次评价对象。其中,生态环境状况为优的有57个,占总数的八成以上比例。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的有11个占15.9%,一般状况的仅有一个。优、良、一般三个级别的区域面积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86.4%、13.1%和0.5%。

  生态建设 百姓得益

  “811”环境污染整治是生态省建设性、标志性工程。自2004年起,全省上下以“两个基本、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八大水系和11个省级环保监管区为重点,全力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全面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监测监控设施建设,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整治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批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省长全程指导,抵近一线,现场指挥。至2007年底,沿江流域工业污染整治顺利完成,浙江省八大水系的水质明显改善,11个省级污染重点监管区相继摘帽。同时,我省生态省建设考核机制逐步完善,生态省建设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环境法治得以全力推进,环保执法监管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展开,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有序推进,公众环境意识得到大幅提高,浙江全省的环境面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论及生态环境状况改善给人们带来的真切感受和喜人变化,水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不失为一位出色的“代言人”。

  省环保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7年,浙江省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总体水质基本稳定,水质类别主要为Ⅰ-Ⅲ类,占67.2%,60.8%的监测断面满足水域环境功能要求,与2006年相比,总体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Ⅲ类水断面增加了5.2个百分点,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增加了0.6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4.7%,比上年增加了1.9个百分点。全省地表水主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47.0%。

  与2004年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前相比,2007年全省江河湖库总体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增加了15.1个百分点,Ⅳ类减少了4.8个百分点,Ⅴ-劣Ⅴ类减少了10.3个百分点;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增加了10.8个百分点。从单项指标来看,2007年全省江河湖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功能区达标率分别较2004年提高了8.9、6.7和9.8个百分点。

  数据的表现力在于确凿,实例的表现力在于生动。对于那些世世代代沿衢江而居、靠打鱼为生的渔民们而言,曾经水质恶化、水面缩小、渔业资源衰退、收入逐年下降的昨日之景,已随着衢州市政府对钱塘江上游企业环境整治的疾风骤雨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得以改善、信心加以恢复。之于温州水头的百姓,在饱受制革污水之苦后,正感受着鳌江水质由五类水上升为四类水标准的来之不易和鼓舞欢欣。

  这不易、这欢欣,不只属于衢江、鳌江,不仅属于浙江的水环境质量,更属于省委、省政府坚守三年的“811”行动,属于整个浙江大地的每一位老百姓!

  全新备战 再次集结

  党的“十七大”号召全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超越既往文明,反思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的文明、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环境保护工作可遇不可求的新机;生态省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811”新三年环境保护行动作为今后三年浙江建设生态省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是对上一轮“811”所得成果的首肯和珍惜,是为全省人民打造“绿色浙江”的承诺和努力,是对生态文明这一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811”新三年行动的总体目标是“一个确保、一个基本、两个领先”,即通过三年的努力,确保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解决各地突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继续保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全国领先、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内容包含了8个方面的任务、8项工作目标、落实11项政策保障措施、整治一批重点环境问题。

  8个方面的任务:污染减排、水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生态创建等。

  8项工作目标:包括污染减排、工业污染防治、城乡污水垃圾和固废处置、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等。

  11项保障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执行分区环境准入政策、加强环境法治、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提升环境监管水平、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环保科技支撑、加快发展环保产业、健全环保经济政策、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生态环保工作体制机制等。

  新旧对比,新者是延续,更是提升——于目标,提出了保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全国领先、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的两个领先目标。于内容,提出了在强化治旧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控新和生态修复,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于措施,要求与结构调整、污染减排、创建推进、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建设、环境质量考核等紧密结合,任务更加艰巨。于范围,在继续重点治理水污染、加强空气质量保护的同时,将有序推进土壤、固废、辐射、噪声等方面的污染防治;在继续重点推进陆域环境污染防治的同时,着重推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防治和矿山、河道生态修复保护。于要求,提出了在巩固前三年整治成效的基础上,不仅要进一步深化污染整治,同时也要加强长效监管。

  生态兴则文明兴。无论旧曲还是新歌,都如令如箭、如鼓如镗,为奔赴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浙江人民吹响环保的集结号角!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7 新旧811
生态文明在浙江
的生动实践
□ 方蕴捷 2008-6-5 浙江日报000072008-06-0500009;浙江日报000072008-06-0500021;浙江日报000072008-06-0500004;浙江日报000072008-06-0500017;浙江日报000072008-06-05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