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F0039版:2008高校招考指南
3  4  
PDF 版
· 浙江中医药大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8年5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中医药大学
  滨江学院

  1、你校所处的位置在哪里?

  答:我校校址在浙江省杭州市。2000年初学校整体从大学路原址搬迁至滨江高教园区办学,校舍全部新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2、你校2008年总体招生情况如何?

  答:我校2008年计划招生2250人,其中学校本部1200人,面向浙江、山东、江西、陕西、湖北、安徽、河南、贵州等省招生。滨江学院(独立学院)1050人,全部面向浙江省招生。

  3、你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吗?

  答:我校是一所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不仅设置了“中医”、“西医”、“中药”、“西药”方面的专业,同时还设置了许多与医学学科相关或者交叉渗透的学科专业,本科专业数21个。

  4、你校2007年浙江省各专业录取分数情况怎么样?

  答:2007年我校浙江省各专业录取情况请参照我校招生网(http://zsb.zjtcm.net)上的《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在浙江省各专业录取情况》。有不明之处请致电我校招生办公室或来校咨询。

  5、学生入学以后,可以转学院或转专业吗?

  答: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后一周内可以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在第二学期结束后一周内可以申请在所在学院内转专业。转专业的比例和程序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滨江学院学生允许转专业的比例要高于公办学生)。

  6、你校在考生的身体条件方面有无特殊要求?

  答:从方便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顺利就业的考虑出发,口腔医学专业不招惯用左手的考生,护理学专业只招女生,要求身高在157CM(含)以上。

  7、你校的奖助学金政策如何?

  答:为鼓励在校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我校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石华玉奖学金、“自强”奖学金、“培才”奖学金、“思源”助学金、国家奖助学金、省政府奖助学金等多项综合性或专项奖助学金。

  8、你校如何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答: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学校专门设立资助基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申请专项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爱心基金及各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等形式予以资助。根据有关规定,独立学院的学生不享受学费减免,请结合家庭经济情况慎重填报滨江学院。

  9、你校学生收费标准和住宿条件如何?

  答: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按专业学费加学分学费收取。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第一学年按4400元预缴,滨江学院学生按15000元预缴,第二学年开始按上学年实际所修学分学费与专业学费之和缴纳,以此类推,最后一学年进行清算。新生入学后,分别在校内或校外学生公寓住宿。4人一间带卫生间,住宿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6人一间带卫生间,住宿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学生第一学年在浙江理工大学就读,按浙江理工大学公费生标准收费。

  10、滨江学院的录取批次、毕业文凭及学位是怎样的?

  答:滨江学院招生计划列入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录取批次为本科第三批。

  学生毕业时颁发“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毕业证书。凡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滨江学院学生,授予“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学士学位。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对优秀的滨江学院学生(选拔比例不超过该年级在学学生总数的2%),经由学校审核,并报请教育厅批准后,可以转入浙江中医药大学本部学习,毕业时颁发“浙江中医药大学” 毕业证书。

  11、如何填报志愿才能梦圆浙江中医药大学?

  答:今年我省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政策,考生须结合自身考分和我校历年录取情况,在平行志愿的A\B\C三个学校志愿中选择填报我校。一旦决定报考我校,科学合理选报专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在充分了解我校各专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第二,填报专业志愿要拉开档次,由高到低形成合理的“梯度”。第三, 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应填“服从”,招生录取时会尽量满足考生的志愿,或录取到与其志愿相近的专业,以降低被学校退档的风险。

  12、你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我校及滨江学院毕业生就业均按国家政策,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我校是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近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平均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基本达到充分就业,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其他常见问题请登陆我校本科招生网http://zsb.zjtcm.net查询。)

  招 生 问 答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南岸,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六和塔”隔江相望。其前身是创办于1959年6月的浙江中医学院。

  院校代码 012

  院校代码 116

  ●拥有省属高校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拥有省属高校唯一一个本土培养的院士——我校中药学学科带头人李大鹏研究员于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取得对港、澳、台地区招生权,199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成为开展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单位,2003年设立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被批准为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单位。

  ●设有15个学院;建有12个研究机构;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

  ●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一个七年制专业,21个本科专业。

  ●全校教职工及医护人员2490人,其中正高职称160人、副高职称39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5人,国家级名老中医32人,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入选者17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

  ●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其中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3个;省属高校实验室建设项目10个(科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中心13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中心23个。

  ●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与19个国家与地区的33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招收了31个国家与地区的国(境)外学生1392人,有30多个国家与地区431批1935人次来校交流访问,选派了120批200人次赴20多个国家与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医疗援外等。

  第一临床医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761

  中医学(七年制,授硕士学位) 中医学(五年制)

  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

  第二临床医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655

  临床医学(五年制)    口腔医学(五年制)

  第三临床医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514 86613661

  针灸推拿学(五年制) 康复治疗学(四年制)

  药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606

  中药学(四年制) 药学(四年制) 药物制剂(四年制)

  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制)

  护理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674

  护理学(四年制)

  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600 86613598

  生物科学(四年制) 医学检验(五年制、四年制) 生物技术(四年制)

  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686

  公共事业管理(四年制) 市场营销(四年制)

  信息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6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制)

  外国语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633

  英语(四年制)

  生物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715 86613712

  生物工程(四年制) 制药工程(四年制)

  听力与言语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571-86613715 86613712

  听力学(四年制)

  专业设置和联系方式

  1.招生咨询热线电话:0571-86613520

  2.网络在线咨询平台:登陆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b.zjtcm.net)点击在线咨询进入。

  3.现场咨询:拟定6月24日至6月28日为校园接待日,届时将在校内设立咨询接待中心,邀请校内专家现场解答来访的考生和家长有关招生政策、专业内容方面的疑问。

  招生咨询平台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2008高校招考指南 F0039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08-5-30 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10;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4;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13;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14;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15;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16;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17;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18;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19;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0;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3;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09;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30;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5;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08;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1;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31;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2;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03;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06;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7;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8;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04;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05;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29;浙江日报f00392008-05-30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