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支持
3  
PDF 版
· 永康市民自发做义工
· 半学期勤工收入献“恩人”
· 女大学生捐出5万元创业资金
· 张开双臂欢迎灾区新同学
· 灾区群众,浙江人与你生死不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5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灾区群众,浙江人与你生死不离
本报记者 刘 刚
  请你相信,有一种力量,当惨烈天灾袭来,她能够愈合人们受伤的心灵,她可以让孩童重绽天真的笑颜,她更能让全世界为我们动容:坚强的中国人!

  这种力量叫做生死不离。

  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天地变色,数以万计同胞的生命在转眼间逝去,数以万计同胞被埋在瓦砾废墟中,数以万计同胞在伤痛中哭泣。

  国家有难,同胞有难,向前,向前。不用号召、不用组织,自发捐款、自发献血、自发驰援,就在灾难发生的同一时刻,从西子湖畔到东海之滨,从普陀山下到雁荡山麓,所有浙江人都喊出了共同的声音:不抛弃,不放弃,我们都是四川人!

  因为痛着你的痛,

  我们在余震中赶到你的身边

  大地震后,我省在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开赴抗灾第一线。与此同时,我省广大群众自发的救援行动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铺开。

  来自浙江各个户外俱乐部的勇士们出发了。作为有着专业水准的救援力量,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和来自华东、湖北和中国登山协会的代表们组成了中国户外救援队,带着搜救器材、药品等物资先后分四批赶赴灾区。一到灾区,他们就立即加入搜索生命迹象的行动。

  日夜不眠,无怨无悔。每当听到废墟里有声音,就是他们倍感振奋的时刻。“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他们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啊!无论是多微弱的生命信号,我们都要全力寻找,决不放弃。”首批搜救队的勇士周成镇说。

  自己开着救援车,带着干粮和行李,浙江农民兄弟来了。5月16日下午,桐庐县分水镇农民倪文华、刘根强、林斌、何成驾驶着两辆装载着挖掘机、推土机和灾区急需物资的重型平板车启程前往灾区。为了尽可能多地帮助灾民,救援队的成员们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倪文华说:“灾区情况这么严重,这次过去起码要待两个月。我们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带了被子、帐篷和日用品过去,我们要和灾区人民一起长期作战。”

  放下手上的生意,整天忙忙碌碌的浙商们也来了。“我们现在要将最急需的药品送到灾民手中!尤其是儿童消炎药,维生素,止咳,抗过敏药。”开着私家车从浙江缙云赶过来的林云,这些天一直在四川做志愿服务。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中,他这个浙江人已经小有名气了。从绵阳至江油路段,再往北至大康、桂溪,平通、南坝一带,直至平武,林云的吉普车不知道来回跑了多少次,也不知道他到底运送多少物资了。许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可是只要看见这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就知道是这个“浙江人”又来了。江油一个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李萍对记者说:“总看见他在一箱一箱搬运救灾物资,我们感谢他。”

  “妈妈陪护队”也来了。 5月15日,浙江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张丽虹抛下手头繁重工作,和几位同事一起,搭乘晚班飞机到了成都。她要去筹建一支呵护孤儿心灵的“妈妈陪护队”。“这些孩子暂时失去了生活的家园,但我们不能让孩子失去心灵的家园。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妈妈的亲情和抚慰。”张丽虹说。

  这一切还只是开始,灾情就是命令,更多的浙江人还在赶往灾区的路上。

  因为痛着你的痛,我们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一切为了灾区,一切为了受灾的同胞。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用任何动员,所有浙江人、所有浙江企业都自觉行动起来,竭尽所能、全力以赴支援灾区。

  血浓于水,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就是“集结号”。5月13日一早,很多杭州市民就自发前往杭州各献血点献血支援灾区。短短一个上午,杭州各献血点就聚集了成千上百位热心市民和新杭州人。在武林广场献血车边,前来献血的人群排起了长队。

  浙江孩子的心系着灾区小朋友。宁波李惠利小学一位学生一下捐了12099元,这是他这几年攒下来的压岁钱。宁波中学学生在为灾区人民捐出13万余元爱心款的同时,还给四川省抗震赈灾部门写去了一封长信,在信中他们写道: “我们全校46个班级的同学,想通过一个班级结对一名同龄人的‘众帮一’方式,与他或她牵手,共同度过中学时代。”

  灾区需要救援物资,浙江企业放下手上的外贸订单,全力以赴,加班加点,优先为灾区生产所需的救灾物资。

  这几天,每当夜色降临时,位于杭州勾庄工业园的杭州英伦雨具制品厂,依然灯火通明。从5月13日开始,这家企业的50多个员工都在日夜赶制送往灾区的救灾专用帐篷。在整整7天里,这家企业车间没有生产过一件雨具或广告伞,每天运作16小时的车间已经生产了1900多顶救灾专用帐篷,厂里几乎每天有3辆货车都在赶赴灾区的路上,司机不够用,有时候厂领导也开车送货。

  在四川经商的浙江企业家顾不上自己的损失,也向灾区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什邡市洛水镇投资兴建利森水泥厂的浙商王国成第一个反应就是:“我的员工呢?我要把他们一个不少地找回来!”他立刻冒着生命危险到各个厂房寻找自己的职工,幸运的是,除了一名在矿山的工人被埋以外,其他员工都幸免于难。发现洛水镇很多房屋倒塌后,他马上组织厂里的职工在露天建了两顶大帐篷。然后,他又组织运来食品、衣服和饮用水,挨家挨户送到灾民手上。与此同时,他的公司经济损失超过了1亿元。

  “自己挺住,还要帮助别人!”这就是浙江精神的具体体现,这也正是浙商走遍天下、遍地开花的真实原因。在震后的四川,随处可见浙商赈灾的身影。“救援需要什么,我们马上准备什么!”从上万元到数百万元,从雨披、雨鞋到校服、棉被,截至5月17日16时,四川省浙江商会就地直接捐款7300万元。

  因为痛着你的痛,我们陪你走过最艰难的日子

  “我想收养一个灾区的孩子,但今天打援孤热线一直忙音。”这两天,安吉的周女士不断打进热线电话求助。“想收养灾区孤儿的人太多了,昨天一天,我们就接到了500多个电话,从早上到下午就没停过。”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副秘书长陈九兰女士激动地说,现在基金会又增开了两路热线。

  世间悲痛,莫过于丧亲。大地震让许多四川同胞经历了丧亲之痛,但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刻,来自浙江的关怀温暖了他们伤痛的心灵。

  冯少元忘不了热心的宁波人。在这次大地震中,德阳汉旺中心小学的教学楼被震垮,他年仅10岁的儿子冯开杭失去了双腿。病榻上的儿子天天流着眼泪呼唤着父亲的名字。在宁波打工的冯少元得知儿子下落后,心急如焚,但回家的路费却没有着落。好心的宁波人为他凑足了路费,送上了飞机。登机前,冯少元泪流满面地对大家说,等重建家园后,他还要来宁波打工!

  你的痛我懂。为了让千千万万在浙江打工、生活、学习的四川同胞安心生活,从家庭到学校、企业,从老人到小孩,每个人都用一颗颗真心安慰着他们。

  地处奉化工业园区的舒家小学,有300多名外地学生,其中来自四川的就有100多人。地震后,为确保学生和家长情绪稳定,13日一大早,各班主任对学生到校率进行了统计,召集四川籍学生召开谈心会,对学生家乡的受灾情况及亲属的安全作了详细询问,及时进行安抚、慰问。目前,在奉化就读的7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情绪稳定,到课率100%。 (本报杭州5月20日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支持 00012 灾区群众,浙江人与你生死不离 本报记者 刘 刚 2008-5-21 48256F32002924A64825744F004D3BCC[A1-刘刚≈B1-吴雅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