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抒写对人民的忠诚
· 哀悼日(之一)
· 哀悼逝者 坚强前行
· 哀悼日(之二)
· 映秀印象:我们不屈
· 抚慰受伤的心
· 今夜我们无法凝视,因为眼里满是泪水
· 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 浙江医疗救援队
强突进入南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抒写对人民的忠诚
——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冲锋在前
本报记者 毛传来 通讯员 哲 竺 廖小清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是对党员干部最现实最直接的考验。

  越是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党员干部越要豁得出来、冲得上去。

  到抗震救灾的前线去,到灾情最重的地方去,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

  连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救灾小分队奔赴四川。他们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用无边大爱,唱响了一段铿锵的“进行曲”。

  党旗在灾区的废墟上迎风飘扬,来自浙江的共产党员豁得出、冲得上,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5月18日下午5时,由省交通厅组织的杭州、台州两地34位骨干组成的战备钢桥突击队,经过连续24小时的长途奔袭,到达抢修点——青川县沙洲镇沙洲桥。青川县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只有打通沙洲桥,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将灾区急需的医药物资运送进去。战备钢桥突击队广大党员骨干一致请战:连夜开工,尽快打通“生命线”。19日下午3时多,桥面架设顺利完成,为灾区人民送去了希望。

  8级强地震,震不倒党员的伟岸身躯,震不碎党员的拳拳爱心,震不垮党员的坚强意志。

  在成片的废墟中,在巨石飞滚的山间,在夜以继日抗震救灾的奋战人群里,在灾区群众绝望而又充满期待的目光中,我们总是可以见到来自浙江的党员干部的身影。

  5月15日,对于我省首批赴四川灾区地震应急工作队成员、省地震局的叶建青和韩用兵两人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当天上午,他们接到了省地震局党组负责人打来的电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局机关党委召开会议决定,批准你们两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回想起到达灾区的头两天,他们来不及“卸”下一身的疲惫,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甚至没有合过眼,也没吃过一口热饭。14日22时许,他们与同事一起,成功指导援救出被困废墟中的一名女孩。“我们一定会用我们的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15日晚上,当地组织部门特意为他们两人举行了一个简朴而庄重的入党宣誓仪式。面对鲜艳的党旗,两人举起右拳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如今,不分昼夜、全力以赴的抢险救灾已经进行了将近200个小时,我省许多一线救援人员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承受力都已接近极限,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党员干部的坚强、坚定和坚持,带领大家向前。在灾区危如累卵的建筑物下搜救幸存者,冒着生命危险打通一个个“灾区孤岛”,在滚滚泥石流中帮助灾区群众转移,在废墟边为痛不欲生的灾区群众抚平心灵的伤痛……在历尽劫难的灾区废墟上,我省广大党员干部叫响“我是共产党员”,用党性和赤子之心,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入党誓言,谱写着温暖的乐章,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出钱出物出人出力。我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以各种方式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真情没有距离的阻隔,关爱跨越空间的鸿沟。

  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四川地震灾情,牵动着我省各级党组织关切的目光,紧紧连着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心。

  5月13日上午,灾情发生的第二天,省委常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中央有关精神,研究部署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工作。会议强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尽快组织四川地震灾区所急需的款项、物资和救援力量,尽早送达灾区,努力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5月14日,省委组织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紧急行动起来,动员组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浙江大地,暖流涌动。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急行动起来,纷纷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捐款捐物,涓涓暖流汇成爱的海洋。

  广大党员除了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捐款捐物,还积极通过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截至5月19日上午,我省已经收到党员个人交纳的“特殊党费”14.47万元。

  无论在哪个捐献点,总是可以见到党员带着现金、提着衣物毛毯,带头参加捐助。有的党员因为出差等原因不能到现场,就委托家人、同事代为捐助,或通过银行电汇的方式捐款。一些党员不仅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还自发以献血的方式支援灾区。

  缙云县83岁的老党员徐文升平时省吃俭用,一顶破草帽戴了10多年都舍不得扔掉,但听闻四川地震灾情后,他立即赶到县红十字会,一下子拿出800元捐给灾区,他说:“党员就应该把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当作自己的职责。”89岁的老干部许宝连在了解灾情后,拿出500元捐款,他说:“国家有难,同胞受灾,每个公民都有责任贡献一分力量,党员干部更应该带头。”

  我省的一些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也不甘落后。

  为了让灾区人民少受点冻,这几天,杭州余杭区良渚镇海虹集团的100多名党员,纷纷加班加点,不分昼夜赶制50000条睡垫,为灾区送上温暖。一名党员员工说:“虽然不能亲自赶到灾区参加救援,但我们要用心去温暖灾区人民,这些睡垫,我就是不睡觉也要赶出来。”

  在浙江工作、来自四川灾区的人们更是在这里感受到了融融暖意:

  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浙东集团特地为来自灾区的员工开设“绿色通道”,让3名来自四川北川、绵阳等重灾区的员工“带薪返乡”,岗位一直保留至他们处理完家中事务返回。该区东吴镇日月集团公司有四川籍职工100余人,其中得知亲属死难的1人,老家房屋坍塌的有11人,房屋严重损坏的5人,另有2人至今尚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公司党支部立即组成四个调查安抚小组,发放慰问款,并出资安排3辆大客车用于员工返乡。

  在缙云东方工具有限公司务工的杨凤仙来自四川德阳,当听到家乡受灾后,她病倒了,企业党支部及时帮助她与家中取得联系,并带着慰问品看望她,杨凤仙感激地说:“困难时候,是党组织最早来关心我,是党员最先向我伸出援助之手。我相信,有党组织在,我的家乡一定能战胜困难!”

  宁波、丽水等地的党员服务中心,主动让四川籍及受灾情影响省份的流动党员、务工人员免费使用电话、电脑,及时与家中取得联系,并及时向他们通报救灾支援的各项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经济困难,还通过委派党员对外来党员和务工人员进行一对一谈心等方式,做好心理疏导、情绪稳定工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00009 抒写对人民的忠诚 本报记者 毛传来 通讯员 哲 竺 廖小清 2008-5-20 48256F32002924A64825744E004694C7[A1-毛传来≈A5-廖小清≈A5-林元锋≈B1-王国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