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本报记者亲历汶川大地震
· 离映秀镇二三公里处
· 213国道徒步11小时
· 大客车上避震栖生
· 安“家”岷江沙滩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5月12日

大客车上避震栖生
樱桃充饥,椅套作衫,余震惊魂,风雨车上夜
  朝着往回的公路,我们来到约距六七百米的地方。这里是大山的山脊处,少有落石,2条几厘米宽的大裂缝,斜穿公路。相比之下,属于安全的区段了。

  这里,成了我们避震栖生之处。这时,已近傍晚6时。

  我拿起相机,赶拍恩人们的镜头。

  “救命恩人,谢谢你们!……”我们边递烟边握手,向四川老乡千感万谢。

  “不用谢,不用谢……”他们告诉我们,先来抢救是他们3个,后来又来了2个人,是找亲人路过的,已经走了。

  这3位救我们的恩人是:

  顺克富,茂县凤仪镇水西村一组15号;

  梁兴罗,顺妻的姐夫;

  郭小东,小金县两河乡雪山村五组。

  稍微休整了一下,想起行李物品全在车里。我和顺、梁二位走回事发点,希望能取出些东西。

  遗憾的是,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拿不出来。滚石还在下来,风险很大,车子向外更出去了些,压得也更扁了些。呆了几分钟,我们就急急返回。

  天色渐暗。山风骤冷,雨大了起来。

  晚上怎么过?注意到身旁路中间的一辆大客车,我说:“去看一下,能否进去?”

  车门是锁着的,有人挖开一扇窗,几个人一托,李彦奇爬了进去,打开了司机位的车门。

  立刻,大家高兴起来。同伴找遍车内,只有半瓶矿泉水,却意外发现了一小筐樱桃。

  我们先将钱国寅扶上车,又非常小心地将鞠博抬到车内。大客车上,我们8个,他们3个,还是显得有些空荡,但无疑温暖了许多。

  大家拿樱桃来充饥,又解渴,味道好极了。

  我与四川老乡们聊起天来。顺与梁是羌族,这次是运一车莴苣笋去成都卖的。郭是藏族,是送61岁的母亲和1岁多的小孩去成都走亲戚的。

  郭小东送来了一盒酥油饼,足足有十来个。“听说是发生大地震了!”他们三人告诉我们,当时他们的车刚开到这里,我们的司机跑来叫他们去救。这辆大客车上有几十人,也顾自逃走了。

  夜深、低温、雨大。我们有几人只穿一件薄薄的单衣、单裤。有人看中了椅背的布套,解下来,将两个打几个结,套在身上。

  车内外漆黑一片。岷江两边山上,不时传来轰隆隆的滚石声,巨石挟着泥沙,加速度下冲,发出猛烈的撞击声,或者进入滔滔的岷江中……听来令人不寒而栗。

  “找找车上的电灯吧。”有人提议。几个人前按后揿,终于开亮了灯,大家一阵惊喜。借着灯光,我们给鞠博整理了一下棉被,给钱国寅喂了点水。为防电池用完,又马上关了灯。

  忽然,车子又开始摇晃。王成叫起来:“下去看看,路面裂缝有没扩大?”

  我马上起身,开亮车灯,围着汽车用手机的亮光仔细察看。整个晚上,我下车察看了3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00008 大客车上避震栖生 2008-5-20 浙江日报000082008-05-2000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