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
· “胡主席派我们来救援”
· 113080名官兵参与抗震救灾
· 实现至少有一条公路对外贯通
· 全国第一所
抗震希望小学
在绵竹市落成
· “体育课”回到颤抖的大地
· 遇难同胞网络公祭活动举行
· 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 目前地震灾区粮油库存充裕
· 四川重灾区40个县延期高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
  据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王立彬)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监测和评价认定,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至20千米,持续时间较长,因此破坏性巨大。

  记者18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专家们初步形成三个结论——

  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00004 汶川地震原因已有初步结论 2008-5-19 48256F32002924A64825744D00478AC2[A0-新华社记者≈B1-郭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