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3  4  
PDF 版
· 打通生命之路
伤亡减到最低
· 水路转运汶川映秀镇灾民
· 温家宝辗转赶到川北重灾区看望受灾群众
· “坚持住!我们一定救你出来!”
· “我们救出了一名儿童”
· 艰难险阻挡不住前进的脚步
· 一个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
· 理县—汶川“生命线”贯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服务西部的浙江志愿者积极加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笔者费尽周折联系上其中几位志愿者,请听他们的故事——
“我们救出了一名儿童”
本报记者 施晓义 陈扬渲 通讯员 杨松 彭建华 曹俊
  连线地点:四川绵竹市、都江堰市

  连线人: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07届毕业生裴冀星、浙江工业大学广电新闻系毕业生黄会永

  裴冀星是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07届毕业生,30多年前,他的老家唐山发生了特大地震,现在他在四川遭遇了同样的地震灾害。灾情发生后,裴冀星跟随四川省中江县紧急组织的突击队奔赴受灾严重的绵竹市。

  12日晚上,他们在绵竹市五都镇复兴二小参加救援。裴冀星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这所小学的教学楼已经完全倒塌,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救援人员用小铲子从废墟中挖掘,抢救幸存者。累了,稍微停一下。困了,就地靠一下。饿了,只能强忍着。大家都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动作太慢而让孩子们失去生还的机会。连续奋战了30多个小时,裴冀星和同伴们成功营救出一名儿童。

  14日上午10时许,已经回到中江县的裴冀星给学校老师沈伟峰打来电话报平安,他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因为下雨,当地不少人感冒。“现在最缺的是药品,绵竹地区受灾十分严重,需要很多的物资。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捐钱捐物,为灾区出一份力。”裴冀星说。

  不知拨打了多少遍,我们终于打通了浙江工业大学广电新闻系毕业生黄会永的手机。手机听筒里,不断传来救护车呼啸的声音,传来人们紧张抢救伤员的急促脚步声,我们的通话不时因为黄会永的紧急救援任务而中断。“只想多救一个人”,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黄会永是我省2007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之一,在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从事远程教育。14日下午,他搭乘一辆赶往灾区的私家车,来到都江堰市。一下车,他就赶赴一幢3层居民楼废墟,帮助抢救人员抬起倒塌的水泥预制板,抢救伤员。夜晚来临后,他和救援人员一道打着手电筒继续寻找幸存者,帮助照看遇难者遗体。在漆黑的夜里,他一直忙到凌晨才倒在一间帐篷里短暂休息一下。天刚亮,他又来到一所小学参与救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抗震救灾特别报道 00003 “我们救出了一名儿童” 2008-5-16 48256F32002924A64825744A004C4206[A1-施晓义≈A5-杨松≈A1-陈扬渲≈B1-应霁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