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F0061版:奥运金典
3  4  
PDF 版
· 巨化
栉风沐雨50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5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喜迎奥运圣火传递至浙江
巨化
栉风沐雨50年

  喜迎奥运圣火传递至浙江

  巨化

  栉风沐雨50年

  Juhua: Extraordinary 50 Years

  2008年5月11日是巨化集团公司(前身为衢州化工厂)建厂五十周年的华诞。五十年来,一代又一代巨化人通过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巨化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科学发展,逐步成为一家多元化、现代型、国际性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和中国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基地。2007年,巨化以良好的业绩位列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第9位;中国化工行业100强企业排行列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首位。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07中国品牌500强》中,“巨化”品牌居第100位。

  三个台阶 三次腾飞

  有机氟工业是20世纪30年代初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得以迅猛发展的新型工业,美国杜邦、3M、日本大金、英国ICI等七大跨国公司占领了世界氟化工大约80%的市场,前苏联氟化工作为军事工业的配套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发达国家在技术方面对我国一直实行封锁,我国氟化工起步较晚,尽管几十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相差近2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氟化工产品的品种快速增长,应用领域也迅速扩大,成为世界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特色,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1991年7月1日,巨化氟化工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氟化工一期的建成投产,不仅奠定了巨化以氟化工为核心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更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96年4月,俄方以技术入股,巨化全套引进俄罗斯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年产3000吨聚四氟乙烯(塑料王)的氟化工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氟化工二期建设过程中,中俄双方的成功合作,也为后来中俄科技合作园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001年1月20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复,“浙江巨化中俄科技合作园”正式成立。依托这个载体,巨化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

  2002年8月1日,巨化氟化工三期工程(浙江省“十五”计划重点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总投资2.2亿元。首期建设的2个项目——年产1000吨六氟丙烯(HFP)和年产600吨聚全氟乙丙烯(F46),主要用于生产新型含氟聚合物等产品。2003年6月和2004年3月,合成氟聚合物的基本单体六氟丙烯和聚全氟乙丙烯实现了一次投料试车成功。2004年6月,六氟丙烯的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5年2月,六氟丙烯主要技术指标再次有了新突破,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为提升氟化工产品档次及发展氟精细化学品提供了条件。

  据统计,十年来巨化在氟化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多亿元,现有的氟化工一期基础原料产能比初时翻了一番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每年增长15%以上,为企业再上台阶奠定坚实基础。可以说,在我国和世界氟化工行业,巨化的位置举足轻重。

  坚持创新 持续发展

  今年初,巨化集团公司对2006年度55项技术进步奖项目,共奖励109.3万元,其中“聚全氟乙丙烯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两段逆流法生产丁酮肟”两项目获特等奖,各奖励10万元;“国际标准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开发”等53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5000元到5万元不等。在巨化,这里每一天都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虽然不一定感天动地,却因其细微而温暖,艰辛而生动,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周而复始的年轮之中。

  氟化工一期上马的时候,为节约成本,四套装置分别从日本、瑞士、美国三个国家引进,但这样一来也使得设备安装调试、消化引进技术的难度成倍地增加。外国专家为封锁技术设置了种种关卡,甚至连安装调试时都不让巨化人在场。即便如此,巨化技术人员也没有被难倒。

  巨化人坚信:产品的竞争力首先来自技术的先进性。

  先进技术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最终要靠科技人才去实现。“打基础、管长远”,正是巨化创新发展的一个理念。1999年以来,巨化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和措施,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科研与技术创新热情。目前,公司拥有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2815人,占员工总数的28.8%;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693人,有55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4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近100人入选衢州市“115人才工程”培养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于全国企业的平均水平。

  注重环保 再书辉煌

  环保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位于浙江母亲河——钱塘江上游的巨化集团公司来说,在规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抓好环保治理是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思路。

  3年前,在一场席卷浙江的环境污染整治大会战——“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中,让巨化人警醒的一场环保攻坚战随即打响。

  2007年11月29日,巨化顺利通过了省级环保现场验收,并提前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氨氮治理目标。

  近年来,巨化抓住污染治理这个着力点,大大提升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水平。一组数字表明:巨化的销售收入由三年前的38.6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80多亿元,增长了93.6%,但同比工业新鲜用水量减少了3616万吨,削减了33%;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04年的1亿多吨下降到2007年的6310吨,削减了37%。

  从30年的环保工作轨迹看,巨化走过了从单纯点源治理为主的传统环保治理到预防为主、源头削减、循环发展、限期治理四个环境保护阶段,从中了解到“先污染后治理”“高投入低回报”的末端治理给企业带来的沉重负担,也经历了2000年“一控双达标”时产品结构调整及企业逐步转型,淘汰重污染产品给企业带来的深刻变化。

  从循环经济中寻找增长点,形成巨化的三大产业链:以合成氨厂的甲醇、电化厂的液氯、硫酸厂的硫酸为原料,形成了氟化工产业链;通过氟化工主业的发展又带动了传统氯碱化工和煤化工产业的升级换代,壮大了煤化工产业链、盐化工产业链。同时积极利用煤化工、盐化工的副产氢气,形成了石油化工产业链。这样,在巨化传统化工与现代化工、上游产品与下游产品之间形成了互为依存的产业链,资源在这一链条中得到了循环利用,由此带动了公司80%以上的销售额。如今,《巨化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企业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

  栉风沐雨五十载,抚今追昔弹指间。昨天,巨化是一座丰碑,依靠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唱响一曲创业歌;今天,巨化是一艘巨轮,历经改革、发展、创新的锤炼,闯出一片新天地;明天,她将是一幅画卷,创百亿企业建百年基业,再创一个新奇迹。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奥运金典 F0061 巨化
栉风沐雨50年
2008-5-16 浙江日报f00612008-05-1600021;浙江日报f00612008-05-1600013;浙江日报f00612008-05-1600017;浙江日报f00612008-05-1600015;浙江日报f00612008-05-16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