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经济开发区:
打造杭州湾南翼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一极
荣誉榜
2004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开发区;
2005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开发区;
2006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开发区;
2006年3月,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工业园区50强”;
2006年10月,被评为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最具投资潜力奖;
2007年被评为省级先进开发区;
2007年,通过浙江省级生态示范工业园区规划的评审。
嵊州经济开发区系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其中经浙江省政府审核19.1平方公里,一期17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已基本完成。开发区北靠四明山,西依老城区,南临新昌江,东傍黄泽江,中部有生态湖和生态湿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下辖城东分区、浦口分区和城北分区。
从2001年嵊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合力兴工、聚焦园区”发展战略以来,经过数年的大开发、大建设,嵊州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产业提升的新高地,城市建设的新形象,政府职能转换的“试验田”。开发区已累计入园企业283家,计划投资145亿元,累计完成近131.8亿元,其中完成企业工业性投入118.29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3.5亿元;就业人口达到5万人。
作为一个起步于传统制造业的省级开发区,提升自身经济发展后劲的着力点在哪里?嵊州开发区决策层的回答是: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
嵊州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富有特色和优势。独具地方特色的领带服饰、针织服装、电机电器、厨房用具、机械链轮、汽车配件、电子电声、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在开发区这个平台上得到了高度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实现了优势产业的新一轮膨胀。嵊州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已初步建成先进的针织加工基地、机电制造基地和厨具制造基地,电子信息、汽摩配等新兴产业势头十分迅猛。嵊州经济开发区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区内已拥有绍兴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级4家,各类科研机构22家,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已具雏形。嵊州经济开发区已成为特色产业的集聚区、优质产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孵化区。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将为来开发区发展的各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产业、产品配套,实现产业的全面对接和提升。
嵊州经济开发区区位条件得天独厚,投资环境优越。104国道、上三高速公路与甬金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在开发区交汇,两条高速公路都在嵊州经济开发区内设有道口;宁波、杭州、义乌、台州在一小时交通圈内,到上海也只需要两个半小时。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按照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的要求,开发区一期完成基础投资15亿元。17平方公里的路网实现全覆盖,通车路网长度达到70公里、污水管道57公里、雨水管道77公里,完成绿化面积65万平方米。水、电、热、通信、路网、绿化、亮化、环境等基本配套日趋完善,园区形象和档次日益提升。
“十一五”期间,嵊州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抢抓机遇,奋发图强,积极推进“产业兴区、科技强区、开放活区和环境优区”战略,突出招商引资、技改投入和环境建设三大重点,以更高的发展水平,把嵊州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成为杭州湾南翼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生态型的工业城和现代化的新城区。
建设生态型工业城
构筑现代化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