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大小非”之所以敢于“顶风作案”,违规抛售频现,是受到减持成本低、估值体系重建、信贷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于购买成本较低,在获得流通权之后,“大小非”股东有足够的动力套现获利。另外,尽管监管层对“大小非”抛售出台了明确规定,但指导意见中没有相关处罚措施,在违规成本不明确的情况下,“大小非”股东仍有冒险减持的动力。
除成本因素外,“大小非”减持也反映了A股市场估值体系重建的过程。华富基金认为,“大小非”解禁并不会影响一个公司的基本面,其对市场的影响更多表现在估值体系的重建上。当A股市场实现全流通后,市场会更倾向于从产业角度评估上市公司。在此过程中,市场重心会下移。
在这一背景下,新的估值体系坐标将由以机构、中小投资者为代表的“证券市场存量资本”一方和以“大小非”减持、上市公司再融资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一方的博弈得出。从当前“大小非”较强的抛售意愿来看,这种博弈仍在继续,新的估值体系仍在构建当中。
另外,今年以来,我国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一些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从而抛售所持股票。
从2007年“大小非”减持的意愿和冲动来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总体来说惜售情绪比较浓重,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则会有更多的抛售冲动。根据聚源数据的统计,去年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减少幅度为1.99%,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减少幅度分别达到了7.88%、8.91%、6.91%和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