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当前解放思想要抓住焦点
· “幸福课”为何受欢迎
· 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哲理漫画
· “民生四度”是硬约束指标
· 审计工作为
“两创”服务的思考
· 准确理解开放型经济
· 讲史热缘于“历史饥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生四度”是硬约束指标
郑功成
  中外历史发展及现实都证明,民生问题既是老百姓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是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国家发展进步与政权兴亡的根本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民生问题应当成为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指向,解决好民生问题应当摆在政府工作的首位,政府的重大责任应是切实保障民生、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要把“城乡居民生活困难的解决程度,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的解除程度,教育、住房、交通等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空气、水源、土地等环境状况的改善程度”(简称为“民生四度”)作为对各级政府的硬约束性指标。只有将解决好民生问题始终作为政府的核心使命与根本职责所系,才能真正切实保障好民生并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的,因为人民对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追求总是持续向上、向好发展的。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在解决了原有的民生问题后,必定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就越是会扩展,其成因就越复杂,而解决起来也就越是需要政治智慧。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共同贫穷的时代已经变成历史,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30年,也是民生持续获得巨大改善的30年的同时,还必须更加重视新时期的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新时期的民生问题,便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基础,更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新时期的民生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当然,中国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既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又具有两面性。因为现在主要的民生问题已经不再是衣食之忧,而是国家持续发展进步中的全面升级中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是国家发展进步中的问题,而不是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衰退中的问题,它首先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成果,于后才是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应对的挑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民生问题,从发展的视角来解决今天及未来的民生问题。

  就当前及未来发展中的民生问题而言,它不仅涉及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住房问题),而且已经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政治、社会权益等各个方面。现阶段乃至相当长一个时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基本民生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环境。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生态环境是民生之屏障。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基本制度安排,是民生之安全网。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可概括为四句话:它是社会公平的维系机制、经济成果的共享机制、政治文明的促进机制、精神和谐的润滑机制。中国的经济发展急切需要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来维系,和谐社会的构建急切需要一个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又确实面临着许多现实困难与挑战。现实困难包括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社会二元分割,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取向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主观困难则包括现阶段的改革实际上面临的是全面的、双重的改革任务,全面的改革由计划经济的一套保障体系,到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套保障体系,这个转型期必然经历由规范到失范再到规范,由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这是我们国家渐进改革必然出现的一个过程。如果再加上现实中这一制度的内在缺陷与实践中某种程度的被扭曲,可以发现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的任务还非常繁重。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无疑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公平、正义、共享的价值取向,需要用是否公平与是否缩小了不公平来作为评价这一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标尺,并且必然地应当由现阶段的制度分割逐渐走向制度统一、由身份差异向消除这种差异发展,一个政府主导、责任分担、机制健全并且能够满足城乡居民全面保障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将不仅是全体人民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制度保障,也是国家走上健康、持续、文明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基本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民生四度”是硬约束指标 郑功成 2008-5-12 浙江日报000112008-05-1200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