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陈建良 寿忆梦 记者 张帆) 花1.7亿元保护环境为瓯江鼋留住一个温暖的“家”,这是4月29日下闸蓄水的华东第一高坝水电站浙能滩坑水电站建设者所作出的贡献。
把工程对当地的原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到最小,特别是生活在瓯江里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瓯江鼋和它的鱼虾兄弟的生活不受影响,是建设者面临的一个难题。
瓯江鼋拥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目前国内鼋资源不足200只,在瓯江的存量仅为80只,属于濒临灭绝的“国宝”。
建设初期,公司就专门组织了一支由8位潜水员组成的专业潜水队伍,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深入寨前潭等9个小溪流域的深水潭,对鼋可能分布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获取了清晰的水下录像资料和详细的库区环保资料。大面积拉网式水下调查显示,在滩坑水电站工程所涉的小溪流域中,没有发现瓯江鼋的活动迹象。但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库区尤其是下游瓯江鼋和鱼虾的生存环境,浙能集团下属的北海水电公司不惜投入了1.7亿多元的资金,加大环境保护。(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滩坑水电站作为华东第一高坝水电站,建成后蓄水位达160米,库区水深数十甚至上百米。据测算,水库大坝底层水温常年将在摄氏4度,而表层接近气温,夏天温差巨大。如果按照常规直接从坝底取水发电,虽然简单易行、发电效率高,但下游的瓯江鼋和鱼虾赖以生存的水温环境将大大改变。
为此,北海水电公司联合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水库温度场、下泄低温水控制的计算研究,创新提出了“分层取水”的新思路,并委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国家重点试验室进行专题研究。最终确定了国内第一个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方案,此举要增加投资9000多万元,而且施工及今后的运行管理费用高,每年减少发电效益数百万元。但该方案通过控制可调节取水位阀门,保证发电取水始终只取用水库最表层水,使发电下泻的水流温度与下游水温一致,给瓯江鼋和鱼虾一个温暖的家。
修筑大坝需要大量沙石,最初设想在距离大坝不到5公里的下游建3个沙石料场,但考虑到沙滩、礁石是瓯江鼋和鱼虾的重要栖息地、产卵场,公司决定将沙石料场移到更远的上游库区淹没区,为此增加投资8000多万元,运输距离也成倍增长。但此举不仅给瓯江鼋和“虾兵蟹将”留住了一个温暖的家,而且因为在淹没区内开采沙石,避免了青山白化,减少了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