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如果一间书报亭,每月的利润还不够支付员工工资,那么它早晚要关门大吉。令人奇怪的是,浙江林学院勤工助学中心却甘愿做这样的亏本生意,书报亭还从最初的一个发展到了现在的4个,每个月要贴补近8000元才能维持运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书报亭在亏损运营
上世纪90年代,浙江林学院为了给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开始在校园里设立书报亭,招聘寒门学子利用课余时间卖书籍报刊。现在,这样的书报亭已经有4个。
为确保每天有人值班、取送报纸、统计账目,同时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每个书报亭都招聘了18到20名勤工俭学的学生,目前在职学生有70多人。他们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轮流“上班”,每个月获得160元报酬,表现优秀的可以拿到180元。
这几个书报亭从每天上午8时一直营业到晚上9时半,女生担任营业员,男生负责送报纸、发报纸等业务。每名学生每个月要工作5次,每次4个半小时。
据了解,现在4个书报亭每天的营业额在100元至300元之间,最多时可以达到400多元。按照最高20%的利润计算,每个书报亭的月利润还不到1200元,这远远不够支付勤工报酬,不足的部分需要学校拿出贫困生资助金弥补缺口。
亏本生意还要不要做
既然是亏本生意,时间越长,亏得就会越多,那么书报亭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有学生认为,学校补贴给书报亭的钱,本来就要用于资助贫困生,直接以助学金形式发放下去就行了,何必这么麻烦去搞亏本经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表示,现在各高校的贫困生都可以获得资助,学校不惜做赔本买卖让学生勤工助学,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反而得不偿失。
不过,也有很多学生对学校的做法表示支持。经常到书报亭买杂志的大三学生毛丽丽说:“以前要到街上买杂志,现在不出校门就可以买到,对我们来说很方便。”
已经在书报亭工作了近一年的夏婷丽说,她在书报亭干得很开心,学会了向同学推荐好的书报杂志,交际能力也大大提高了。虽然没有销售任务,但大家都很积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以前从学校获得助学金是无偿的,现在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报酬,心里觉得更踏实。”大二学生王艳华去年下半年刚刚到书报亭勤工,她把自己在书报亭工作的消息告诉家人后,家人也为自己能回馈社会而感到高兴。
亏本生意实是双赢之举
尽管外界说法不一,不过林学院勤工助学中心的态度很明确,他们还打算进一步增加各种勤工助学岗位,让更多的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
林学院一位从事贫困生援助工作的老师说,以往“发现钱”的助贫模式,给很多同学带来困惑,有些贫困生想拿补助金改善一下生活,买点吃穿或手机,同学们的风言风语就很多。有的“贫困生”通过一些途径开出证明,每个月拿补助金当零花钱。现在学校把发补助改为勤工岗,贫困生拿劳动所得改善生活变得名正言顺。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报亭让补助金花到了该花的地方。
“贫困生参加勤工助学获得报酬,可以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浙江林学院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黄晓芳说,办书报亭的本意不在于赚钱,而是给贫困生提供一个岗位,一个实践的机会。“以前也有贫困生出于自尊心,不愿意无偿接受学校的助学金,导致因经济困难而影响学业。现在我们只是换了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让贫困生更容易接受,他们用这笔钱也更加安心。”
黄晓芳说,事实证明,这笔亏本生意不仅帮助很多贫困生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经营能力、沟通能力,还方便了师生们购买书报、了解国内外大事。“我相信我们的赔本买卖会越做越大,因为我们亏得越多,受惠的学生就越多。”
(BBS情报员: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