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三字经》内容
民间修改意见选登
· 即便是国家图书馆,仅藏的一本《三字经》,也早已破旧不堪。但在民间,这本经典名著却一直蕴涵着“强大的力量”。
· 向民间要智慧,无疑多了一些普识性的味道,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修订杰作
· 无论是四大发明,还是孔融让梨,都是人们对现代价值观走进经典的期待
· 谁都可以去翻看,谁都可以说上两句。在王重光看来,这样的《三字经》,才是活的。
· 重修《三字经》:国学名著的“民间之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5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重修《三字经》:国学名著的“民间之旅”
本报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章燕飞
  5月4日,就读宁波大学的朱渊在表妹的书桌上顺手拿起一本《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匡国、下利民”,读到这句时,这位大学生有些奇怪。在她的印象中,原句应该是“上致君,下泽民”。

  朱渊并不知道,时隔近一世纪的断层,“蒙学之冠”《三字经》迎来了首次大修,而此次大修的地点就放在了宁波——这里是《三字经》世传作者王应麟的故乡。

  今年4月底,这部在宁波诞生的《三字经》(修订版)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首发仪式。据了解,它有望进入全国中小学校园。

  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修订采取了征集民间智慧的方式。从“作者之争”到“内容之争”,新版《三字经》一直以争议的姿态“活跃”在民间舆论中。这在许多学者看来,是一种积极的现象,国学不再是一个纯学术性的专家话题,民间也开始探寻保持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良方。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重修《三字经》:国学名著的“民间之旅” 本报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章燕飞 2008-5-9 浙江日报000102008-05-09000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