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依旧,新书依旧,刚刚结束的郑州全国书市,看上去和以往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众多读者、众多图书记者,还是感觉到和以前似乎又有点儿不同。好书更少了,名人也没那么轰动了。书市,在细微处似乎有了点儿变化。
新书类型越来越大众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书市期间,出版单位组织的新闻发布会差不多有100场,绝大多数都是在推介新书。不过,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除了王蒙、沈昌文、马未都、李零等几位文化名流的作品之外,绝大多数发布会推出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新书。而更不同一般的情况则在于,这些新作之中,除了《大秦帝国》、《河父海母》、《巅峰对决》等几部屈指可数的传统文学作品之外,绝大多数发布会推出的,又都是些养生书、健康书、理财书、炒股书、励志书——一句话,都是以前媒体不大关注而市场表现却相当火热的图书类型。于是,由此就引出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怪现状:记者们参加了一场又一场发布会,却发现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闻好写。
和发布会的图书类型一样,发布会上的嘉宾似乎也在开始更新换代。作为一个抱持传统理念的观察者,我不无遗憾地发现,无论是读书人景仰的沈昌文、李零,还是普通读者关心的马未都、杨振宁,在书市上都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倒是在几本炒股书的演讲会上,几位嘉宾分析师的演讲引得台下人头攒动。而在小说《浮沉》的发布会上,出版方更是干脆请来了一群外企高管作为嘉宾。他们觉得,作为一部职场小说,商业人士的话语应该比几个文学评论家来得更加靠谱。
出版社推介新书的类型越来越大众,发布会嘉宾的身份越来越多元。这些看上去不怎么起眼的小变化,其实是对我们图书市场的小小暗示:在没有一个名人叫得响的日子,我们今年对超级畅销书的指望怕是要落空;而在阅读已经越来越功利的背景之下,出版界的推波助澜,怕是会让我们的阅读生态变得更加单一。
出版人谈“上市”热切又谨慎
发布会的变化折射出的是出版方的功利与焦虑。而在这焦虑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出版方对资本市场的热情。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平淡之后,2008年,出版人又开始觉得世界大有可为了,因为美好的股市,正在前方召唤。
全国书市期间,大家谈到“上市”两个字的时候,眼中总是会放射出不一样的光芒:既热切,又谨慎。热切是因为“上市”不仅仅意味着大发展,对于很多出版机构来说,甚至这是一条最后的出路;而谨慎,则是因为从第一批上市文化企业的状况来看,在通过上市取得雄厚资金之后,压力也就随之而来。关于这一点,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龚曙光的话,说得最为明晰。
小众阅读的长尾越来越大
当然,书市永远不缺少小众的好书。首当其冲的,应该是牟宗三翻译的两部康德,加上世纪文景凑趣,新弄出来一本《康德传》,从来没有大热又从来没有冷清的康德,会成为这个夏天学术阅读的一个热点吧?至于另一个热点,可能会是《崩溃》。去年,和他稍稍有点类似的魏斯曼在中国遭受了“热闹的冷遇”——出版社很热心,还请他来中国巡讲了一番;学术界也热心,为他弄了研讨会;媒体也够热心,书评和访问,占据了一个又一个版面。但所有这些热心,换不来市场上的销量。读者们对于《没有我们的世界》,报之以冷淡的敬意。相对而言,虽然谈的事情类似,戴蒙德比魏斯曼在中国的人缘可能要好一些。他谈论的灾难话题我们也曾经感同身受,甚至《崩溃》这个书名似乎也比《没有我们的世界》来得更加直接,更投中国读者的胃口。所以,谁知道呢,这本重重的书,或许会在夏天为我们带来重重的叹息。
在郑州,我们还有很多书要读,李零先生讲完了孔子,这回要讲老子了;沈昌文先生在出版界长袖善舞这么多年,如今要开始回忆了。这些大话题之外,像《蓝精灵》系列要重版,像2006、2008年凯迪克奖的作品要引进,像推理小说越来越热,像电影阅读越来越专这样的主题,也无不显示出我们小众阅读的长尾,正在越来越大。
在叹息了那么久这是个阅读的坏时代之后,我们愿意相信,好书还在,读书的人也还在。我们,愿意与好书相遇。
(涂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