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绍兴市区的陈阿姨,虽年届六十,但不失时尚,烫一个褐色的卷发。说起话来,快人快语,给人阳光、健康的感觉。
要采访她很难,在答应她不照相、不写名的要求下,她才接受采访。因此我们写她只能以“陈阿姨”名之。
一袋“爱心档案”
陈阿姨有一个纸袋子。打开袋子,我们看到了最原始的“爱心档案”:一本笔记本、一叠发黄的《绍兴晚报》、一堆盖着全国各地邮戳的信件、一叠汇款单和一叠包裹单存根。笔记本分门别类地贴着导向标签:助学、济困、总结……里面一笔笔详细记录着捐助的款项以及资助方向。
她专门收藏的《绍兴晚报》刊载求助报道的版面,她在这些报道的四周用笔打上了花边,然后,又在这些求助报道的旁边用红笔记录了两项内容:一是通过她的手捐出去的数额;二是捐款后的简要心得体会。
陈阿姨最后从袋里摸出共有11页的一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全国各地的求助信息和联系办法。陈阿姨说,这些信息都是她从网上找来的,她将这些信息复印了好多份,送出去不少,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爱心者捐助。
为了联系方便,陈阿姨还申请了QQ号,通过电脑与各地的一些受捐者或牵头者联系。现在,她还是一家电视台组织的公益基金的积极捐助者。
她向乞讨者公开电话
翻看笔记本和那叠晚报,陈阿姨的话匣子就打开了。4年前的一天早上,她抱着孙子在绍兴市区大龙市场门口散步,看到了冰冷的地上坐着一对可怜的男孩在乞讨,两孩子的腿已变形,无法站立,甚至坐着都困难,只有大眼睛闪烁着清纯和灵气。
回到家后,那两双大眼睛依然在陈阿姨的眼前闪烁。陈阿姨决定搞清楚这两个苦命孩子的身世。一连几天,陈阿姨都到那儿观察,终于在一个傍晚,陈阿姨等到了一名中年妇女骑着三轮车来接孩子,陈阿姨就偷偷地跟着这名妇女到了市郊外山村的一间车棚里,见到了他们的悲惨境地。这个家庭还有一个儿子,三个儿子都患上了罕见的肌肉萎缩症,全家靠捡破烂和乞讨为生。
眼前的一切,让陈阿姨很是心酸。她要帮帮他们,考虑到自己退休工资不多,她便发动周围的好心人一起捐助,就这样,每月200元的捐助坚持到现在。陈阿姨有时甚至帮着两个孩子乞讨,向路人一遍遍讲他们苦命的身世。
据了解,很多乞讨者都有陈阿姨的电话,她甚至还把他们领到家里,做饭给他们吃。
陈阿姨喜欢读报,报纸上有啥求助报道,她就会在第一时间追到那里。今年3月11日,绍兴晚报报道了绍兴县稽东镇一村民在屋顶上扫雪,摔下来昏迷不醒的事情。陈阿姨赶到了医院,送上了她和好心人凑起来的4000多元。不久前,她在浙江卫视看到,衢州一位老人为了救助生白血病的小孙子,准备把最后的家当——一头伴随他多年的耕牛卖掉,陈阿姨又坐不住了,第二天就和另外一位姓余的爱心者赶到孩子医治的杭州一医院,两人当场捐款2500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从来没人这样跟我说话!”
在陈阿姨看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因为帮助者和被帮助者都是平等的。
一次,她在街上看到一位年轻的乞讨者没有双腿,当得知是很早时被火车轧断时,她马上掏出了身上所有的现金给他,然后鼓励他说,“后生哥,不要泄气,不要怨命运不公,也不能恨社会,我们只有面对现实,以后的路还很长……”年轻人怔住了,“阿姨,我在街头那么久,从来没有人像你这样跟我说话啊!”
还有一次,陈阿姨看到一名中年妇女在乞讨,一问才知,丈夫离家出走了,这名妇女拉扯两个孩子,要不是为了孩子都不想活了。陈阿姨捐了款后,劝她,“阿妹哪,人在困难中一定要挺住,熬一熬也就过去了,等孩子大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后来,陈阿姨就跟这名妇女交上了朋友。事情过去了几年,一天晚上,有人敲门,这名妇女买了个西瓜,说一定要谢谢陈阿姨曾经的鼓励和帮助。原来,她的丈夫回来了,孩子也大了,现在一家人靠做生意小日子过得很好,这名妇女总忘不了这位好心的陈阿姨。
百年后希望子孙“多做好事”
对陈阿姨到处做好事,家里人虽然表示支持,但出于对她身体的考虑,也难免有时劝她“适可而止”。陈阿姨便这样说,“你们就让我完成这最后的愿望吧,让我生前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百年之后,我没有其他遗嘱,只有一句话要交待,那就是‘你们要多做好事’!”
为了尽可能多地捐款帮助别人,陈阿姨自己平时很是节俭。一次,儿子花80元给她买了个生日蛋糕,本想让她高兴高兴。不料,陈阿姨很生气,“干嘛要去花这个冤枉钱呢,你们知不知道,你要是把这个蛋糕都分给那些可怜的人吃,回来跟我说一声,我是比吃蛋糕还不知要高兴多少倍啊!”
陈阿姨觉得自己最成功的事是,从小跟着她的7岁小孙子现在也很有爱心。
采访结束时,陈阿姨一再强调,这些捐款,不是她一个人的,都是很多好心人一起凑的,否则,独揽功劳,那真是太罪过了。在陈阿姨的爱心笔记本上,记者发现了更多好心人的名字“王老师”、“王医生”、“阿仙”、“老郭”……人数最多的一笔捐款,竟有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