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如今,关心与培养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许多省市正在作出努力,并探索了不少好的载体。开化县创立的“留守儿童俱乐部”,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县18个乡镇已建立179个“留守儿童俱乐部”,服务留守儿童8872名。在这里,我们可以切切实实感受到全社会对下一代的关爱。
“留守儿童俱乐部”,是亲情互动的一个平台。亲情是留守儿童最缺乏的,他们当中多数人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乏关爱。而在这个俱乐部里,浓浓的亲情温暖着留守儿童的心灵:一支由任教老师、团干部、妇女骨干、少先队辅导员和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给孩子们以亲人般的关怀;县电信局为孩子们设立一条亲情专线,开通免费电话、网络视频,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信对话,感情沟通;团县委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近1000名“代理妈妈”、“代理家长”热心呵护着孩子们。
“留守儿童俱乐部”,是爱心教育的一个基地。在开化县,机关党员干部每年都要开展好书刊捐赠活动,为“留守儿童俱乐部”筹集图书;团县委的“流动少年宫”,定期到各个“留守儿童俱乐部”开展互动演出;乡镇卫生院与“留守儿童俱乐部”结对共建,定期开展医疗咨询和义诊;劳动、公安、司法、工会等部门联合成立“青少年维权岗”,定期组织留守儿童法制宣传教育,开展维权活动……从而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留守儿童俱乐部”成了留守儿童的乐园,实践着“孩子幸福,家长放心,公众满意”的目标。
“留守儿童俱乐部”,也是全社会关爱下一代的一个创举。全社会形成合力,奠定了“留守儿童俱乐部”建立与发展的坚实基础。兴办这样的俱乐部,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活动场地,开化县采取一村一建、多村联建、村企合建、与农户共建等方式建立活动场所;又如经费,他们在各村成立“留守儿童基金会”,通过多种途径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留守儿童教育;再比如师资,组成一支各方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骨干,长期牵手留守儿童,同时结合“三下乡”、“大学生假期实践”等,结队定期上门服务。这样,有热心人的引领,有活动的场地,又有专项的资金,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载体就名副其实了。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倾注爱心,关心那些有特殊困难的孩子,让他们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