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我与“福娃”踢毽子
· 透过海报看奥运
· “奥运祥云”亮杭城
· 平壤等候圣火到来
· 千人巨型明信片
· 奥运,就在路上……
· 奥运媒体大本营两团队入驻
· 千余职工骑车倡导“绿色奥运”
· “火炬接力”凝聚迎奥情
· 火箭队季后赛又落败
· “这是我们所有华侨的梦”
· 五月下旬“鸟巢”最后一练
· 杭州市迎奥运倒计时系列活动将启动
· 大学生足球联赛南区决赛结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这是我们所有华侨的梦”
——韩国华人华侨喜迎奥运圣火
  “你好,中国!”

  “中国,我爱你!”

  27日首尔时间18时50分(北京时间17时50分),当著名歌手张娜拉高举“祥云”火炬,一边挥手一边跑向景福宫的正门——光化门的时候,2000多名在光化门前守候了整整一下午的华人华侨激动地发出阵阵欢呼。

  在他们身后,一面长9米、宽6米的五星红旗分外醒目。来自华侨中学和华侨小学的同学们身着中国民族服装,在长达100多米的场地上敲起锣鼓,跳起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表演起了武术,一条10多米长的巨龙与一群小狮子在铿锵的锣鼓声中更被舞得活灵活现,给圣火传递增添了喜庆、祥和且热烈的气氛。

  在这些年轻的表演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敲奏锣鼓的20多名中学男生。如果不是他们老师的介绍,根本想不到这些技艺娴熟的乐手只不过接受了几天的训练。

  从山东日照被特地请来教锣鼓的孙靖老师告诉记者,她从24日起才开始组织一支由70多名大中鼓手、腰鼓手和锣手组成的锣鼓队。令她吃惊的是,当这些刚刚结束期中考试的华侨子弟听说要参加欢迎奥运圣火的活动,练得特别认真,进步非常快。

  高二男生靳舜杰每打完一遍鼓,就要皱着眉头去擦一下手掌。记者看到,他的两个手掌和10个手指因起水泡而缠满了绷带。每次发力击鼓,他手掌上的伤口就会流出鲜血。

  记者问:“你手上长了几个?”

  靳舜杰笑了笑,说:“数不清了。”

  记者问:“疼不疼?”

  靳舜杰紧了紧被鲜血浸湿的绷带说:“非常疼。”

  “听说奥运圣火在首尔传递,一下子就来劲了。一想到中国要举办奥运会,我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力气。再苦,再疼,我今天也要努力打鼓。”

  记者看到,跟靳舜杰一起打鼓的学生,大部分手掌上都缠着纱布。但从27日下午2点开始,这些男孩将精心准备的欢庆锣鼓练习了一遍又一遍,没有一个人喊疼,喊累。激昂的鼓声,吸引众多的首尔市民驻足观看。

  在当天的欢迎队伍中,还有来自华侨小学的武术队。这些小朋友身着中国传统的练功服,一板一眼地表演起长拳、太极、棍术和刀术,给现场带来很多乐趣。

  9岁的宇忠章脸上贴了一条5厘米长的创可贴。他妈妈告诉记者,宇忠章今天在准备的时候脸上不小心被划伤,但哭了一会,又高高兴兴地和大家一起练武了。

  记者问宇忠章今天为什么来这里表演时,宇忠章说:“当然,奥运会啊。听说奥运会要在中国开,我们都要来这里加油。”

  华侨小学校长秦嗣义说,华侨在韩国经历百年沧桑,现在华侨小学和华侨中学就读的华侨子弟大部分都是第五代,甚至第六代华侨。虽然很多华侨子弟的汉语远不及韩语流利,但都为这次圣火传递经过首尔感到特别高兴。

  秦嗣义说:“不管在哪里,不管漂泊多少代,只要是华人,都希望中国越来越强、越来越好。这也是我们所有华侨的梦。” 

  新华社记者 李拯宇 干玉兰

  新华社首尔4月27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体育新闻 00012 “这是我们所有华侨的梦” 2008-4-28 48256F32002924A648257438004B6E8A[A0-新华社记者≈B1-李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