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尹先生购买了一款手机,充足电后只能待机4天。而产品使用说明书却称,该品牌原装电池的待机时间在 6天至 11天。经查阅,尹先生发现说明书上还有一句解释,“该待机时间是在优化网络环境下通常所能达到的待机时间,实际待机时间可能因使用情况和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说到底,最高11天的待机时间是在实验室环境中测得的。
同时,记者发现部分标称待机时间长的手机电池存在安全隐患。在上海质监部门上月针对兼容电池(即非原装电池)进行的一次突击抽查中,多块标称待机时间超长的“商务王”被发现在高温环境中会发生爆炸情况。专家指出,这和企业一味加大电池容量、忽视电池外部材质有关。由于在实验室环境里,电池不会遇到高温、高湿环境,因此企业或许能得到长时间的待机数据,却不能对电池的安全性能进行充分评估。类似的情况,在电冰箱、节能灯等产品上也有体现。据了解,电冰箱厂商宣传的“日耗电0.42度”往往是在产品“空载”状态下的测试数据,只是一个理想值,真正的耗电量与冰箱内食品数量,开关冰箱门的频繁程度等都有关系;而节能灯产品的使用寿命也与开关频率密切相关。
据了解,我国尚未对如何使用实验室数据进行产品宣传制定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在检查中也只能根据具体的投诉情况对相关夸大其词严重的产品或企业进行查处。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应尽快规范实验室数据的使用形式。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