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两千年前的精美瓷乐器会唱歌
· 当地村民说:
没想到耕种翻土一锄头挖出个大宝贝
· 专家们解释:一个“仿”字说明当时的越人很务实
· “隔壁邻居”称:浙江德清是无锡鸿山大墓出土礼乐器的生产地
· 考古队坚信:
找到窑床比发现瓷器
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考古队坚信:
找到窑床比发现瓷器
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瓷器是流动的,而窑床是固定的,只有找到窑床才能证明瓷器生产地。在古陶瓷考古中,发现窑床比发现瓷器更有意义。”浙江省考古所副研究员郑建明始终这样认为。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在亭子桥发掘的7条窑炉遗迹都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每处都有2到3条窑炉先后叠压打破,说明每处窑炉都经过整修和重建。窑炉的坡度比较缓,陈元甫说:“如果坡度太平,火流动太慢;坡度太大,火又流动太快,浪费燃料。这样的坡度刚刚好,前面7度,后面5度,中间17度左右。”

  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2号窑炉,窑床长8.7米,宽3米多,呈长条形,符合当时江南早期龙窑短而宽的特点。它像条龙盘在山坡上,因此被称为“龙窑”。到了后期,龙窑就变长了,形状长而窄,且分成几个部分。由于窑炉太长,两边还要开几个投柴火的孔,要不然前面火膛的火根本烧不到后面,影响产品质量。

  曾几何时,一场炙烤焦土的无情野火,开启了先民的心智。亭子桥窑址虽然经历了2000多年的岁月,仍留下了当年使用的痕迹,火膛里的泥烧得又黑又硬,像一块块石头。泥土是明显的红烧土,与周围的土不同。以前烧造青瓷,为了不让瓷土粘住窑底的土,窑底还会铺上一层沙。陈元甫介绍:“当时窑床火膛有个高起的拱顶,1米多高。因为边上竹子比较多,窑工把竹子编成一个支架撑住,外面再糊上泥土,更加牢固。”仔细看,泥土里确实残留有竹子的痕迹。这种早期龙窑的建筑技术,为后代龙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瓷,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它渗透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用自身的演进,诠释着时代的变迁:走过商周的漫漫长路,经历六朝的风风雨雨,见证大唐的伟大宏图,千年沧桑过后,今天依然光彩夺目。如果说瓷是参天历史大树上结出的硕果,那么德清无疑是一片理想的沃土。火烧山、冯家山、亭子桥……一系列关于瓷器的考古新发现,让人兴奋不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5 考古队坚信:
找到窑床比发现瓷器
更具有划时代意义
2008-4-28 48256F32002924A648257436000C5CE3[A1-刘慧≈B1-周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