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资讯
3  
PDF 版
· 世界第一跨海长桥与一座新城的崛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世界第一跨海长桥与一座新城的崛起
——宁波杭州湾新区依托优势加快发展
  世界第一跨海长桥

  与一座新城的崛起

  ——宁波杭州湾新区依托优势加快发展

  多方视野看新区

  宁波主要领导:宁波北接上海的门户,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大桥经济的前沿阵地和核心区。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跨海大桥合龙,将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大桥两端聚集,杭州湾新区桥头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曾参与过深圳开发的杭州湾新区设计师:六年多时间崛起一座新城,这种速度为国内同类开发区中罕见,可称“深圳速度”。

  吉利汽车集团老总:我们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在长三角开发区中,像杭州湾新区这样,一次性拥有数千亩大区块土地的不可多得。

  天龙科技总经理胡建立(在沪投资的慈溪企业家):“在杭州湾新区投资,一是有相对便宜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二是既可接轨上海,又可借力本地区产业配套优势。

  宁波新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新华:500强企业宝洁为什么要跟我们合作?就因为跨海大桥建成后,杭州湾新区可更有效地利用长三角资源。

  欧洲工业园老总:杭州湾新区的“三个服务体系”,为广大投资创业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方位服务。我们感到方便。

  库柏耐吉(宁波)电器有限公司外方代表:我们在中国共寻找了14个战略合作伙伴,当来到这里时,不仅被中国高压电气开关的龙头企业耐吉集团所吸引,更感到大桥建成带来的区位条件优越,共同的投资理念使双方的手握到了一起。

  全球著名的美国易道公司、世界知名地产顾问公司——世邦魏理仕和戴德梁行代表:以桥头堡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休闲业世界上都有成功的先例,在滩涂一张白纸上绘新图更易充分创新设计智慧。

  世界物流巨头——美国普洛斯公司老总:杭州湾新区1.5小时交通圈内拥有宁波、上海两大东方大港,平坦广宽的滩涂,这些都有利于区域性物流基地建设。

  投资热线:0086-574-63071062 63071666

  网址:www.hzwxq.com

  世界第一跨海长桥

  催生新区

  

  一桥飞架杭州湾,天堑变通途。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到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使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120余公里。

  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中国沿海大通道中第一座跨海大桥,突破了杭州湾的交通瓶颈,宁波由长三角区域中的交通末梢跃升为黄金区域,成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一桥飞架杭州湾,沧海桑田写新篇。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沿海大通道交汇处的杭州湾新区与大桥同步建设、同步成长,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新区内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杭州湾新区谱写着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生态文明的新曲。

  如果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条东方巨龙,那么大桥南侧正在建设的杭州湾新区恰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她不仅是宁波市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大桥经济的前沿阵地和核心区、宁波北部城市中心,而且在浙江省融入长三角、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大优势构筑

  杭州湾新区独特魅力

  

  杭州湾新区在长三角的比较优势在于——凭借1.5小时交通圈独拥沪、杭、甬三座城市,整合上海、宁波两大东方大港的港口资源;拥有10年内可围垦海涂5万亩以上的空间发展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不仅如此,新区还具备国内一流的产业链配套优势和成熟劳动力优势。

  空间发展优势——杭州湾新区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分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区块。西部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湿地公园建设为主,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目前,杭州湾现代服务休闲区首期10平方公里已启动开发,湿地公园正进行规划建设;中部为工业区块,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已开发35平方公里;东部为预留发展区块,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优势——杭州湾新区成立之初就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及创建“绿色、生态、宜居型现代产业新城”目标,2005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目前正在创建省级环保示范区和生态园区。整个杭州湾新区内,绿化、水域规划面积近40%。大桥西侧,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湿地,将建成世界级湿地公园,该湿地已获得全球环境基金会(GEF)500万美元的无偿资助。在杭州湾新区北部沿海,平均宽度为100米的绿色景观防护林带已初具规模,将打造成宁波北部沿海绿色生态屏障。

  产业链配套优势——杭州湾新区处于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市场经济发育最成熟的地区——宁波余慈地区。家电、轻纺、化纤、塑料、汽配、模具、轴承等是这一地区的特色块状产业,是全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随着无水港区等物流项目陆续建成,又为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成熟劳动力优势——杭州湾所在地慈溪市职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办学规模达到302班次,建立了八大公共实训基地和十大示范性企业实习基地。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杭州湾新区正在兴建与国际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对接的职业学院。

  

  在茫茫滩涂上

  创造新奇迹

  

  六年多来,杭州湾新区充分利用桥头堡区位优势,在一张滩涂白纸上绘新图,初步建成了滨海工业新城雏形,成为宁波大桥经济的主要板块。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0亿元,同比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

  六年多来,杭州湾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水平建设,高效率运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在规划上杭州湾新区以世界眼光打造杭州湾现代服务休闲区,高起点建设桥头堡区块,委托美国易道公司等研究机构和规划部门对此区块负责编制概念性总体规划;聘请“世邦魏理仕”和“戴德梁行”正式为杭州湾新区发展策略研究顾问,并将于今年7月为新区到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开展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当顾问。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杭州湾新区累计基础设施投入达到36亿元,中部工业区一期12.7平方公里区块市政基础设施全部建成,二期区块基础设施配套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核心区域内“九横八纵”骨干路网基本形成,达到“七通一平”标准,热电厂、水厂投入运行。

  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目前杭州湾新区已基本形成化纤纺织、家电、五金机械、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区块,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0%左右,这里已成为品牌、规模、科技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新平台。

  随着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入驻,更为杭州湾新区经济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享有中国厨房第一品牌美誉的“方太厨具”、国家水家电标准制定者——“沁园”水家电以及电熨斗制造“全球王”卓力电器纷纷抢滩新区,为新区做大做强家电产业,打造高科技的产业集群创造有利条件;吉利汽车制造项目的进入及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四维尔等的落户将进一步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截至今年一季度,共有260多家企业落户新区,171家企业开工,相当于每10天就有一个项目开工和投产。新区内产值超亿元企业37家,超10亿元企业5家,超20亿元企业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六年来,杭州湾新区工业经济指标年均保持了50%以上增速。

  招商引资明显突破。新区首家外资并购企业——库柏耐吉(宁波)电器有限公司的成立,显示出产业链招商对接的“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功能。库柏是全球财富500强企业,电力电气占全球近1/5的销售份额,宁波耐吉与库柏的这种战略合作将使企业迅速融入全球输变电气行业前沿产业链,从国内领军品牌走向国际一流企业,打造全球行业领军品牌。

  在杭州湾新区,像库柏耐吉公司采取这样的方式与跨国企业合作的还有很多:新区首个与全球百强企业合资项目——宁波SK振邦化纤有限公司通过与全球百强企业韩国SK公司的合资合作,从化纤用聚酯到包装新型材料的产品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当地化纤行业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新路;宁波亿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与全球500强企业德国博世达成了合资合作意向;世界物流巨头——美国普洛斯公司将在两年内投资2675万美元在新区开发建设国际一流水准的物流和工业基地。

  通过与世界级产业巨头合资合作,与跨国集团、国际著名企业进行资本对接、品牌对接、技术对接、渠道对接,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使杭州湾新区的招商模式摸索出了多类型、多形式的“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新路子,有利于拉动提升本地产业的项目。

  至今,已引进吉利汽车、宁波无水港区、金田铜业、GQY液晶屏幕等国内外项目260多个,总投资约340亿元。

  

  

  引领大桥经济新时代

  

  以桥兴区、依桥造城。如果说前四年是杭州湾新区建区的第一阶段,那么2007年以后杭州湾新区就进入了造城的新进程。

  按照杭州湾新区的总体目标,新区将用十年时间努力建成现代滨海生态产业新城和国家一流开发区,成为宁波及环杭州湾地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新兴产业集聚区、体制创新试验区、统筹发展示范区。

  到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12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区域,成为长三角乃至国内最有发展潜力和强劲活力的投资区块之一。

  长三角经济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培育七大优势产业集群:一是汽车整车制造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二是智能家电和电子信息产业;三是差别式化纤和新材料产业;四是重大装备和医疗器械产业;五是新型能源和环保设备产业;六是航空航天医药食品产业;七是现代服务业。

  杭州湾南岸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眼于现代物流、教育研发、商业服务、居住办公、休闲旅游等五大功能,成为引领余慈、联动宁波、服务大上海的现代服务休闲区和“地标新城”。

  积极搭建科技平台,建成科创中心—— “一院两所一中心”项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动化所、科创中心)已正式启动。目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生物科技园已正式落户新区,它将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航天生物科技研究、开发、交流、人才培训及其产业化的国家级高科技综合园;携手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立宁波分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华东分所项目也已正式落户并正在着力推进。

  总投资达7.2亿元的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的整体迁入及总投资达1亿元人民币的慈溪(杭州湾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的即将使用,为新区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依托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新型的世界级旅游景点,新区规划建设中的海中观光平台、世界级湿地公园以及扬名长三角的大桥生态农庄将构成生态旅游景观线。

  以宁波港无水港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物流园区建设,由宁波港国际集装箱综合发展总公司等4家大型企业共同投资5000万元组建;占地500亩项目宁波东杭物流有限公司已正式启动。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6 世界第一跨海长桥与一座新城的崛起 2008-4-28 浙江日报000162008-04-2800023;浙江日报000162008-04-2800016;浙江日报000162008-04-2800009;浙江日报000162008-04-2800024;浙江日报000162008-04-2800025;浙江日报000162008-04-2800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