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资讯
3  4  
PDF 版
· 打造农副产品
流通新高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家支持的流通业结构调整国债项目、《浙江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列入项目、浙江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4月28日,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这一目前华东最大、最具品质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隆重开园。超前的规划、畅达的交通、完善的功能、超大的规模、一流的服务,使得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正在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农副产品流通的新高地。
打造农副产品
流通新高地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隆重开园
  国家支持的流通业结构调整国债项目、《浙江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列入项目、浙江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4月28日,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这一目前华东最大、最具品质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隆重开园。超前的规划、畅达的交通、完善的功能、超大的规模、一流的服务,使得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正在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农副产品流通的新高地。

  打造农副产品

  流通新高地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隆重开园

  这里紧邻京杭运河,杭宁高速与绕城高速在此交汇,宣杭铁路穿境而过;这里总规划面积近403公顷,总投资近50亿元,预计年交易额可达200亿元;这里不仅可为农副产品提供交易功能,还可提供加工、仓储、配套等功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这里龙头企业云集,交易品类齐全,可谓天下农副产品尽汇于此;这里专为提升杭州生活品质、服务百姓民生而建,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期待。天时、地利、人和,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以其品质巨献、时代华章般的内涵闪亮登场。

  超前规划

  功能齐全

  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顺应时势之举。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确立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方向,并提出了“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定位。与此相对应,建设令市民满意、放心的农副产品物流基地成了题中之义,迫在眉睫,将有力促进杭州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并丰富完善农副产品业态,改善百姓民生。

  为保证中心建设高标准进行,从建设一开始,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者就以高瞻远瞩的视角,精心谋划着中心的布局,高标准、严要求、尽善尽美地规划中心建设前景。

  早在2004年,工程立项伊始,中心建设者及规划、物流方面的专家组成考察团,前往日本、韩国一流的农副产品市场进行考察,吸取有关农副产品交易和市场运作的先进经验。

  翻开整个物流中心的规划图,高起点规划理念跃然而出,各区块功能定位清晰明确,详细的、分阶段编制完成的《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方案设计》、《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公共环境景观规划》等系列规划成果精彩纷呈,一幅科学、系统、全面的规划蓝图展现在人们眼前。

  根据规划,物流中心主要有四大功能区9个专业区块,总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交易功能区,为粮食及农副产品交易、信息、配送区块,包括粮食、肉类冷冻品、水产品、蔬菜、果品、副食品等六大专业市场区块,占地约1000亩。

  加工功能区,为农副产品深加工、包装、检测区块,建设粮食深加工、军粮加工区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区,占地约250亩。

  仓储功能区,为粮食和农副产品仓储区块,主要为粮食储备仓库、农副产品仓库、物流配送区、水运码头等配套设施,占地400亩。

  配套功能区,包括商务配套区、居住安置区以及停车场、商业街等配套设施,占地约900亩;另外,区内道路、河道、绿化、市政等基础设施用地约1300亩。

  除了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建设有形市场外,中心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现代交易方式,积极拓展无形市场,开展现代电子商务,引领新一代物流交易模式。

  优势独特

  群龙齐聚

  2

  而今,中心优势尽显,吸引了业内龙头企业竞相入驻。

  规模优势。“中心”总规划面积402.9公顷,总投资近五十亿元,预计年交易量可达到480万吨,交易额可突破200亿元,可谓规模庞大,气势磅礴。

  交通优势。中心位于杭州北大门,北依杭宁高速、绕城公路,东临京杭运河,南至宣杭铁路新线。得天独厚的“金三角”地理位置,使中心辐射半径直接涵盖浙江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农产品批发交易流通快捷方便。

  政策优势。中心作为国债项目和省重点工程项目,入驻企业享有税收、财政、产业等方面优惠政策。优越的投资环境和稳定的投资政策,将为客商提供良好的投资平台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物流中心现有八大市场,业内龙头企业群雄汇聚,世人瞩目。

  粮油批发市场。由杭州粮油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投资,占地约100亩,预计总投资1.2亿元。市区的杭州江南粮油批发市场整合搬迁至该市场,内设300余间粮油现货交易营业厅及近万平方米的配套设施,如独立的油罐储存区、电子商务交易大厅等,可实现粮油现货年交易量150万吨。

  水产批发市场。由杭州昌海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占地约12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5亿元。内设1500余个交易摊位,配以万吨冷库及配套商务综合楼等,主要经营各种高中档海水鲜活、淡水鱼类、蟹类、贝类、虾类、海味(燕、鲍、翅、参、鱼肚等)及水产干货、渔需物资等产品。

  肉类批发市场。由杭州联合肉类冷藏有限公司投资,占地约166亩,预计总投资4亿元。市区的肉联集团鲜肉冷冻品市场整合搬迁至该市场,内设8万吨大型冷库、畜禽鲜肉批发交易市场、冷冻食品批发交易市场及配套商务综合楼等,为目前全国规模屈指可数的大型肉类和冷冻品储存、批发交易、配送的集散中心。

  东果品批发市场。由杭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占地约103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亿元。市区的杭州果品有限公司艮山门批发市场搬迁至该市场,内设一流的钢结构批发交易大厅、保鲜冷库、配送中心、展示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及配套商务综合楼等,场内交易统一实行IC卡刷卡交易、开票、结算,一卡式管理为经营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

  西果品批发市场。由杭州商储果业有限公司投资,占地约75亩,预计总投资1.2亿元。市区的杭州商业储运公司东新果品批发交易市场整合搬迁至该市场,集各类精品水果交易、配送、包装于一体,同时配套冷藏储运和综合服务等。

  东蔬菜批发市场。由杭州蔬菜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占地89亩,预计总投资1.1亿元。市区的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整合搬迁至该市场,内设宽敞的蔬菜批发交易大厅及综合配套设施等。

  西蔬菜批发市场。由浙江良渚蔬菜市场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占地约84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预计总投资1.3亿元。市区的杭州三里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笕桥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整合搬迁至该市场,内设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配套冷藏仓储、大型电子交易结算系统及综合配套设施等。

  副食品批发市场。由浙江现代商贸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占地约178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亿元。市区的浙江食品市场整合搬迁至该市场,内设副食品交易摊位2000余个,2万余平方米农产品会展中心,以培育总经销、总代理、厂家直销的副食品企业基地为目标,倾力打造极具影响力的“行业中央商务区”和全国副食品流通中转站。

  服务一流

  基业长青

  3

  中心有着完善的八大服务体系,可保证入驻者高效、持续经营。

  基础设施体系。园区内提供了优质的供电、供水、供气、道路、电信、宽带、排污、排雨水等基础设施,内设接轨国家重点工程宣杭铁路复线的铁路专用线,年吞吐量将达50万吨;同时建有自备水运码头,拥有10个500吨级泊位,预计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在国内大型物流中心中可谓首屈一指,足以满足新一轮发展的需求。

  政策法规体系。作为国家支持的流通业结构调整国债项目、浙江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浙江省“十一五”重大建设规划项目及余杭区战略发展重点项目,入驻企业享有税收、财政、产业等方面优惠政策。

  管理服务体系。工商、农业、建设、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国税、地税、消防、公安、行政执法等职能部门进驻园区,为投资者提供“一门受理、窗口运行、全程代理、限时办理”等周到、便捷、高效的人性化服务,构建了和谐、高效的政府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

  质量安全体系。设立专门的检验检测检疫中心,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农产品进行定量、定性检测和检疫,实施农产品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及市场准入,严把农产品安全关口;并逐步完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长效、稳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提高预防和控制能力。

  物业管理体系。高效合作的物业管理团队,为所有投资者提供物业管理、道路保洁、绿化养护、市场后期管理、安全保卫等服务。

  中介服务体系。以提供市场化服务为主,大力引进金融、货运代理、劳务、咨询服务、法律事务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并引导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服务格局。

  信息网络体系。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搭建了“配套网络平台”天下粮仓网站,以有形市场为依托,拓展无形市场,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品牌营销体系。完善“中心”的品牌形象识别体系、沟通传播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品牌形象。通过系统的、多样的品牌推广措施,聚焦行业及大众的视线,提高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知名度、美誉度,逐步确立“中心”——“大、优、全、新”及“华东之最”的高端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形象,真正实现既定的“品质巨献,时代华章”的规划构想,为杭州品质生活的提升抹一笔重彩。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8 打造农副产品
流通新高地
2008-4-28 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10;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25;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26;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23;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12;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11;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16;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17;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14;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20;浙江日报000082008-04-2800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