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4月25日讯(记者 苏晓春) 作为海洋大省的浙江,如何发挥海洋文化作用,为建设“海上浙江”提供史鉴?今天上午,17位来自文艺、社科、新闻出版等界别的省政协委员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浙江自古以来就有着灿烂的海洋文化。”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柳和勇以多年从事海洋文化研究的经历,阐述了海洋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浙江海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解新邦建议对我省的海洋文化资源进行一次系统的普查,在此基础上列出保护、开发的方案,使海洋文化得到科学、合理的发掘和利用。
“春季黄鱼咕咕叫,要叫阿哥踏海潮……”省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音乐系执行主任张承军一首岱山渔歌,引得现场一片称赞声。他向大家介绍了我省沿海地区的渔家民歌,还希望各级政协委员都能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出发,为海洋文化做点实事。
“海洋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涵的是一种精神状态。”许多委员认为,海洋文化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延续、扩展和传播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海洋文化的一种丰富,还能吸引更多人到沿海一带旅游观光。还有不少委员建议,要出版海洋文化的系列从书,并将海洋文化知识纳入到教科书中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感受海洋文化、了解海洋文化,从而提升全民族对海洋的认识和对海洋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