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资讯
3  4  
PDF 版
· 知识产生力量 产权保驾护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2008年4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知识产生力量 产权保驾护航
——浙江省知识产权事业成长25年成就展
  知识产生力量 产权保驾护航

  ——浙江省知识产权事业成长25年成就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催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繁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破前所未破、立前所未立,谱就一首人民事业的辉煌史诗。

  知识产权事业的成长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时代,25年的成长历史记录了我们一代代知识产权人长路当歌、上下求索的辛勤努力,25年的成长历史也见证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崇尚知识、崇尚创造的强大精神内驱力。

  近年来,我省知识产权制度日益融于社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又是开展国际间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之一。

  值此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浙江日报社特组织《知识产生力量 产权保驾护航》的主题宣传活动,分篇展示我省25年来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成就,以更好地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提升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

  2008年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开局之年,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紧紧围绕“十一五”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的工作目标,推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向纵深发展。

  专利事业:专利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技术创新、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在浙江这块民营经济发达的热土上,专利工作为“创业创新”服务,发挥着巨大的能量。

  专利事业

  —— 践行“创业创新”的有力保障

  之

  ■ 我省的专利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2007年浙江省的国内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居全国前列。浙江省申请专利68933件,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3位,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30.1%;获专利授权42069件,在全国各个省市区中居第2位,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35.8%。

  2002年以来,浙江省的国内专利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增长较快。

  一.专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2002年~2007年,浙江省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稳定位居于全国第二三位次,专利申请量从17273件增加到68933件,专利授权量从10478件增加到42069件。浙江省的发明授权量和实用新型授权量位次均在提前,发明授权量位次由2002年的第10位提前到2007年的第5位,实用新型授权量位次由第4位提前到第2位。

  二.专利增长速度相对较快

  2002年~2007年期间,浙江省专利各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专利申请总量与授权总量年均增长率均位居全国第3位,其中,发明申请量与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第5位和第1位,实用新型申请量与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均为第2位,外观设计申请量与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第8位和第4位。专利授权总量、发明授权量、实用新型授权量、外观设计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0个百分点、24.1个百分点、10.3个百分点和9.3个百分点。

  ■ 企事业、城市知识产权工作不断推进

  知识产权运用与服务体系建设,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和工作基础。

  一.积极培育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成长。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培育,促进了面上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2007年,新认定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7家,累计总数达370家;13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6家被提升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企业;全省各市和部分县(市、区)也开展了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工作;实施了一批专利产业化项目,推进了专利成果的应用推广。

  二.大学、科研院所既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的重要产出者之一。据统计,2007年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利申请量4046项,授权量1452项。浙江工业大学等一批省属高校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业。

  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省专利代理机构业务受理增长迅速。2007年,全省专利代理机构36家,办事处22个,代理专利申请43000余件,实现经营收入5000余万元。

  四.积极开展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园区的创建活动。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相继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并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台州市、义乌市、湖州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嘉兴市建立了专利孵化园,宁波市专利交易平台正式启动。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

  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浙江省著名商标保护条例》、《浙江省企业商号管理和保护规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

  省政府颁布了《浙江省技术秘密保护办法》、《浙江省知名商号认定办法》、《浙江省“十一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纲要》等。

  专利、商标、版权、质检、经贸、文化、科技、公安以及司法部门也都相继出台了一批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 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业创新”

  近年来,我省积极受理知识产权案件,组织重大行政执法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类犯罪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有效促进了我省的创业创新工作。当前,我省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稳步增长,企业研发主体地位显现,企业创新产出效果显著。全省共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87家、民营科技中小型企业15000多家。我省的企业创新活动覆盖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数据调查显示,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了企业自主品牌的成长。企业拥有知识产权是提升竞争优势、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浙江工业企业在广泛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省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56.4%,高于全国34.8%的平均水平。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12 知识产生力量 产权保驾护航 2008-4-25 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26;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12;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11;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18;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17;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14;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16;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19;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20;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21;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22;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06;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09;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10;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05;浙江日报000122008-04-25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