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今年“五一”,商家挺冷静
· 到“超级菜篮”买菜方便又实惠
· 上证综指收复3200点
· 从污泥里挖出个“富矿”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新高
· 国际油价逼近120美元
· 浙商银行获准筹建杭州分行
· 互联网经济即将掀起“第三浪”
· 会捕虫子的植物受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造纸产生的废料和污水让很多造纸企业头痛不已,而武义一家企业却通过治污,增加了不少收入——
从污泥里挖出个“富矿”
  本报讯 (记者 黄宏 武义县报道组 朱跃军) 造纸污泥有什么用呢?有的企业用它来制砖,有的企业用来焚烧发电,而在武义县要巨纸业公司,污泥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造纸。

  在要巨纸业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忙着把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污泥源源不断地送进厂房,加入化纤填料及化学助剂,经过一道道工序,原本污染环境的污泥摇身一变成为一张张纸板。

  现在要巨纸业每天可生产这种“污泥纸”近20吨,平均每吨600元,质量好一点的可卖到1200元。这种“污泥纸”可加工成鞋垫纸、鞭炮纸等,销路十分好。

  “污泥”变成宝,是当地环保部门“逼”出来的功劳。以前要巨纸业公司每天要产生约2000吨造纸废水,是当地的污染大户。在当地环保部门的督促下,要巨纸业公司先后投入400多万元治污,终于使造纸废水排放达到了国家标准。污染问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又浮出来:沉淀下来的这么多“污泥”怎么办?

  这些“污泥”都运到填埋场去埋掉,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担。要巨纸业公司副总经理朱俊俭算了一笔账:每天工厂要产生10车“污泥”,每车要花药剂费160元、运费60元、垃圾填埋费20元、工人工资10元,一天处理“污泥”就要花2500元,一年要花80多万元。

  观念一变,废物也会变宝。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得知“污泥”也可以做纸,赶紧引进生产设备,聘请技术人员,把造纸污泥重新利用做成了“污泥纸”,不仅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每天还可为企业节省污泥处理费2500多元。

  “一出一进,我们投入的治污费两年就可以收回,今后还可以常年多出一块卖纸的收入。”让朱俊俭更为高兴的是,设施和技术升级后,不但实现“污泥卖钱”,而且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在原基础上节约用水20%,节省药剂费用27%。

  治污居然治出了这么一个“富矿”,让要巨纸业动起了继续“吃”废料的脑筋:公司在分捡废纸时,经常发现里面夹带着塑料和一些金属,以前都当垃圾送到垃圾填埋场。“这些东西都很值钱,把它们分离出来卖掉,又能为公司增加一块收入。”朱俊俭说,公司这两天就要引进设备,到时候一片废料、一滴污水也不会出工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从污泥里挖出个“富矿” 2008-4-24 48256F32002924A6482574270035442B[A1-黄宏≈B1-李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