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3个月时间,吕学建就要学满出师。这几天他一直在和瘫痪在床的父亲商议,打算自己创业,开一间汽车钣金修理店。可前期需要2万多元的启动资金,对这对父子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学。
今年18岁的吕学建是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泉井边村人,与其他同龄人要么在读书,要么还需要父母照顾不同的是,他不仅开始学艺赚钱,而且还要照顾瘫痪在床10多年的父亲。这位衢州少年带着残疾父亲拜师学艺的义举,也感动了四乡八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今年才40出头的吕才友永远忘不了不幸发生的那一刻:1993年8月,他在衢州市某医院工地做木工活,从10多米高的脚手架一脚踩空摔到了地面上。命保住了,却被医院判了“死缓”:颈部以下高位瘫痪。
3年后,妻子选择了离婚后再嫁。从此,他就只能与5岁的儿子吕学建和年近七旬的奶奶相依为命了。
一天天地长大,家境的贫寒让吕学建更早地懂得了世事。父亲脾气日渐暴躁,他就想方设法陪父亲多聊天,讲学校的奇闻秩事。每天晚上给父亲端来洗脚水,帮他擦洗身子和洗脚、洗脸。
儿子的孝心让吕才友逐渐走出心理的阴影,经过锻炼,吕才友现在双手各有两根手指头恢复了部分功能,再也不用家人喂饭,自己能在床上大小便了。
吕学建上小学时,衣服是邻居家孩子穿剩下来,奶奶讨来的。他个头长高后,奶奶就用袜子接在短下去的袖口上。“吕雪建不害臊,袜子穿着当袖套。”当班里一位同学羞辱他时,他死命地扑上去。那天回到家里后,他哭得很伤心,坚决不肯再穿这件改装的上衣。
父亲第一次动手打了儿子,之后父子俩抱头痛哭。从那以后,小小年纪的他,学会了直面贫穷。
初中毕业后,吕学建考入衢江区职业高中。每年2000元的费用和奶奶日益年迈的身影,让他在入学一年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学一门赚钱的技术,尽快用自己的肩膀撑起这个家庭。2007年9月,他来到黄家街道拜师陈田,学起汽车钣金工。
带着父亲去学艺
去年10月,接到奶奶去世的消息时,吕学建正在焊接台上,他心里一震,但他接着焊完了整个焊件后,才告诉了师父他要回家一趟帮奶奶料理后事。17岁孩子的冷静,让师傅陈田内心一震。“不行的话,就把你爸爸接过来吧。”临走时,陈田对着吕学建的背影说了这样一句话。
两天后,推着一辆大板车的吕学建重新回到了师傅的维修店,车子上躺着他的父亲吕才友。
事隔一年时间,吕学建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安葬奶奶后的那个晚上,父亲流着泪说:“你自己去好好学艺,长大后,一切就靠自己了,不要管我了。”那一刻父亲的软弱让他深感到肩上担子的重量,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就成了父亲惟一的依靠。
“第二天,我去问过镇里敬老院,但敬老院的同志说,你父亲不是孤寡老人,不适合政府收养条件,接着我找过妈妈,希望她能帮助我暂时照顾父亲,妈妈和他丈夫商量后,同意把父亲接到他们家去,但最后还是被我自己否决了。”吕学建说。那两天时间,是他最矛盾的时候。自己长大了,就应该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吕学建决定:带着瘫痪的父亲一起来到修理厂,一边做学徒,一边照顾父亲。
孝心感动四乡八邻
父亲刚来的时候被安置在旁边的一间小屋里,陈田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一天晚上,他准备去看看他们父子,站在门口他刚好看到吕学建正在给父亲擦身,那么认真,父子情深的场面让陈师傅热泪盈眶。
从那时起,他对吕学健说,你父亲的生活费用,由店里全部包下来了。他和妻子吴红芳商量后一致决定,把自己的宽敞房间让给父子俩住。师娘吴红芳专程从城里买回来一台电视机,放在房间里让吕才友解闷。她对吕才友说:“你有这样的儿子,师傅有这样的徒弟,都是自豪的事。”
吕学建的孝心,也同样感染了当地不少人。“他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是最可敬的学生。”熟悉吕学建情况的中学教师何荣林说,他甚至觉得吕学建比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更让他自豪,他把吕学建带父学艺的真实事例编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以此教育更多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每个月能享受100多元的低保补助,当地政府逢年过节也来慰问,让我们倍感关怀。”吕学建说,他已经长大了,他要凭自己的能力,让父亲后半生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