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节能环保,自主品牌车不甘人后
· 今年“五一”流行“瘦身游”
· 给鲟鱼
做“B超”
· 沪深股市冲高回落
· 电话无人接听竟也产生话费
· 不合理的“行规”
就该打破
· 金融业要率先突破区划壁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首届长三角金融论坛达成共识,金融一体化酝酿“提速”——
金融业要率先突破区划壁垒
本报记者 金涛
  几经“预热”,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升温”。今天,在南京举行的首届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上,沪苏浙两省一市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上海为龙头,浙江、江苏为两翼的区域金融发展新格局,这标志着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进程朝前迈出了一大步。

  浙沪银行“互动”占先机

  事实上,近两年,浙沪两地的银行机构跨区域扩张的步伐一直未停歇:2007年我省的浙商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和宁波银行在不到半年时间内相继“抢滩”上海,开设了各自的上海分行。至此,迄今在沪的全部3家长三角地区银行均被浙江的银行所“包揽”。

  与此同时,上海本地银行中最具实力的上海银行,继2006年4月在宁波设立其在长三角的首家异地分行后,今年1月又在杭州开设了分行。加上早已入驻我省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上海不动声色地完成了在浙“沪上银行”的“框架布局”。

  显然,在潜流涌动的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浪潮中,浙沪银行已先声夺人。

  杭州欲推“长三角银行”

  不仅在省级政府层面,眼下,金融一体化在长三角区域各中心城市也逐步显山露水。4月初,致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杭州市率先把推进长三角金融联动列为该市工作日程,明确提出加强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长三角核心城市的金融合作,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金融合作圈”。

  杭州市在其金融业发展规划中还提出,分层次建立长三角城市间的金融合作。依据长三角15个城市的金融综合竞争力,确立上海为金融第一层次,杭州、宁波、苏州与南京为第二层次,其他10个城市分列第三和第四层次,以求实现各层次间以及层内地区间的金融合作与交流。据此,杭州还决定建立4条“金融合作走廊”:杭州—上海、杭州—苏州、杭州—南京、杭州—宁波,并以其为轴心,向其他城市形成网状辐射。

  期待破除“银政壁垒”

  尽管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潮流方兴未艾,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与经济一体化程度相比,无论合作的广度还是深度均远远不够。

  央行上海总部研究员朱德林表示,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掣肘”之处就在于行政区划、不同区域的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垂直管理等客观因素,最终导致金融资源流动受阻。因此,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提速,破除“银政壁垒”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那么,今后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提速的突破口在何方?

  上海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叶继雄认为,首先,在建立长三角区域法人银行战略联盟上取得突破,探索发起成立IT系统开发公司、信用卡公司、培训中心等地方金融合作公司,以此作为长三角两省一市法人银行合作平台,向区域及全国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其次,积极寻求和推动深层次的股权合作,通过股权合作带动全面业务合作,从而以金融一体化推动经济一体化。

  (本报南京4月2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6 金融业要率先突破区划壁垒 本报记者 金涛 2008-4-22 48256F32002924A648257432002FBAA5[A1-金涛≈B1-刘元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