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科学春天里的人才战略
得到资源政策双优势
· 开自主招生先河 为高校招生趟路
· “神童”
是一种误导
· 少年班之路越走越窄? 个性人才遭遇应试教育瓶颈
· 少年班还有必要办下去吗? 教育创新实践之路仍将继续
· 高等教育少年班30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高等教育少年班30年
  30年,共招生1220人,毕业1027人,其中九成以上获得博硕士学位,约两成毕业生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有93人拥有国内外教授、副教授职称和终身教职,超过七成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约占35%……

  一串数字的背后,是一个备受瞩目和争议的特殊班级在高等教育改革历程中,面对命运沉浮的坚持和积累。

  “我对少年班仍保留不同意见,我认为少年的智力开发必须尊重少年的成长规律,尽可能不要搞特区,要尽可能自然。”

  “少年班的目的是什么,不是选拔神童,培养神童,是给有潜力的小孩提供一个机会,一个环境。”

  在沉默面对社会的猜测、质疑多年后,中国科技大学终于敞开心胸,首次对少年班进行系统完整的总结,并“高调”向媒体和公众公开经验。同时邀请各界人士,包括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废止大学少年班”提案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来校共论办学模式。

  3月下旬,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少年班校友、少年班管理人员、师生和参加庆典活动的各界人士齐聚中国科大大礼堂前,合影留念。蔡自兴被安排坐在第一排中间偏右的位置,他的身旁是中国科大原副校长、现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

  “这是一个迟到10年的聚会,很难得!”程艺笑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高等教育少年班30年 2008-4-21 浙江日报000102008-04-21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