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文教科卫新闻·投资视点
3  4  
PDF 版
· 多了会考成绩和综合评价
学生多了展现专长的机会
· 杭州孩子“第二课堂”玩出新花样
· 演黛玉的韩雪
要反串演宝玉
· 小猴乐乐现身杭城
· 吸烟是一种病
· 民营资本涌入浙江担保行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8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民营资本涌入浙江担保行业
已形成政策性、商业性、互助性担保机构并存的格局


  担保在线

  基金快讯

  近日,记者从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获悉,截至2007年底,全省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306家,担保资金总额96.83亿元。浙江担保业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目前,我省担保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社会民营资本大量加入到担保行业,现已形成了政策性、商业性、互助性担保机构并存的格局。

  据省信用与担保协会负责人介绍,浙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正由以政府投入为主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向发展。全省306家担保机构中,公司制担保机构已达295家,占总数的96.41%,非政府出资已占担保资金总额的81.57%,担保机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已涵括“政府、民营企业、境外投资者、自然人、国有控股企业、上市公司”等各个主体,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

  同时,行业分工明显,市场集中度上升。全省基本上呈现了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三大格局,并各自出现了一批代表性龙头机构,备受业界关注。其中,政策性担保机构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专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传统业务服务。一批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则大力探索开发新的业务品种。近年来,工程履约担保、船舶担保、应收账款担保、票据担保等各项担保业务发展很快,成为新的担保赢利模式。而互助性担保机构实行会员制,如杭州萧山区以互助性为主的担保机构,去年用1.7亿元担保资金为会员提供了14.3亿元的贷款担保,发挥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从去年浙江担保业经营的整体情况看,杭州、宁波等地的担保机构贷款担保金额相对较大,担保机构运作相对成熟,担保资金放大倍数也较高。而台州、舟山地区近几年因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担保业务成为担保机构一个业务品种创新方向。去年,温州市区新成立了较多的民营担保机构,比上年增加了13家,但平均每家担保机构的资金规模不大,业务开展大多处于探索和磨合中。绍兴市担保机构规模较大,但由于银保合作不是很顺畅,导致担保贷款总额不多,放大倍数过小。

  统计显示,去年,全省306家担保机构以96.83亿元担保资金,为19250家浙江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总额达3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6.98%。这表明我省担保贷款资金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担保资金放大倍数为3.45倍,处于全国前列。

  对此,省信用与担保协会负责人表示,为了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今年在着手制定管理办法,完善监管体系和强化风险管理,防范担保风险的同时,关键在于加强政策扶持,优化从业环境。因为担保业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市场化运作的同时,亟待政府引导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建立健全风险补偿与激励机制,重点对运行良好、管理规范、社会效益显著的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扶持,以增强其担保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励担保机构做优做强;二是加快推进再担保体系建设步伐,通过再担保体系建设健全风险分散与化解机制,提升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和担保实力;三是积极营造有利于担保机构从业的政务环境。政府相关部门需在为担保机构办理担保业务所涉及的抵押物登记和出质登记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中,建立企业信用信息与担保业务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支持担保机构开展与担保业务有关的信息查询,依法保护担保机构的合法权益;四是鼓励和支持担保机构服务创新,建立并完善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符合自身特点的赢利模式,拓展业务品种,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担保效益。

  本报记者 施翼

  上投摩根推五星定投组合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近期推出的“五星定投组合”,解决了家长选时、选品种等诸多烦恼,给教育金储备提出了很好的规划,通过上投电子直销定投享受6折优惠,可为孩子积累更多财富。

  以上证指数过去15年的实际收益率为例,如果父母从孩子13岁时开始定期定额投资,期间为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那么为实现到18岁具有 20万元的留学基金,父母需要每月平均投资1038元。如果从孩子3岁时就开始定投,期间为1993年1月至2007年1月,最后要获得20万元的教育基金,每月仅需平均投资258元。

  投资者可以看出,最后相近的收益,仅仅因为入场时间的不同,投入的本金大不一样,投资回报率也大不相同,这就是“投资不患寡而患迟”的道理。

  (李涵婕)

  “杭州高新担保”

  力推“订单贷款”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融资门槛

  一直以来,对于那些财务制度尚不完善,资产总值难以评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在实现担保贷款前银行对企业进行的一次评估,是一道难过的坎。

  “若是按照银行原本那套偏重财务报表、资产评估的评价系统,可以说大多数科技型的中小企业都很难过关。”杭州友协冷精锻技术公司的来海忠就曾为这事犯过愁。去年以来,随着钢材价格的飙涨,由他企业研发的冷精锻压铸技术产品,以低损耗等特点在市场上逐步打出了品牌,但此时企业除去前期投入,剩余的流动资金已相当少,他明白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贷款,进而保证企业运作的资金链,他的企业就只能接受被行业内优势企业收购的结果。

  就在来海忠最为痛苦和烦恼的时候,由杭州高新担保有限公司与杭州市商业银行联合推出的一项“订单贷款”业务品种再次让他看到了希望。短短半个月时间里,由杭州高新担保公司担保,对其订单的信用及企业履约能力进行评估后,首期30万元的订单贷款落实了。杭州高新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东说:“‘订单贷款’就是指在企业拿到信用良好的订单时,只要企业拥有完成订单的人力、智力、物力而独缺财力时,银行方将把评估焦点集中于订单项目本身,并给予贷款支持。”据悉,此举对杭州高新区内的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大降低了贷款门槛,自去年9月推行至今,已经发放贷款2000多万元,软件类企业成了这项业务的重要客户。(沈文兴)

  银华QDII首尝双顾问制

  近日,银华基金公司与两大国际著名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与信怡泰投资(欧洲)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顾问协议,聘请其作为银华首只QDII产品——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基金的境外投资顾问,成为目前具有QDII资格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采取“双顾问”的基金公司。

  银华基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除了对境外顾问的资质进行严格筛选外,还注重从QDII产品特点来选择在特定领域中具有杰出能力的合作伙伴担任顾问。摩根士丹利出众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将为QDII产品投资提供一流的资产配置建议方案;而信怡泰则在基金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独特管理模式,将为QDII投资组合的构建提供咨询服务。(杨磊)

  泰信优势增长获批

  泰信基金公司旗下第五只基金——泰信优势增长混合型基金日前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据悉,该基金将进行股债灵活配置,从而降低风险,为投资人获取稳定收益。

  据了解,泰信优势增长基金将通过科学的投资管理和资产配置程序,结合主动的宏观、市场、行业、公司研究,选择具有可持续优势的成长型股票和收益率、流动性俱佳的债券,力争使投资者享受到可持续的财富增长。“攻守相宜,进退自如”是该基金的另一特点。其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30%-80%,债券资产占基金资产0%-65%。该基金将主要投资于具有可持续成长能力的各行业领先公司,因为这些成长型公司能够促进市场对公司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有效地降低成本和规避风险,进而实现股东价值的长期最大化。

  (东方盛)

  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基金获批

  近日,又一只QDII基金——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基金已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准。

  与已经成立运作的几只QDII基金相比,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基金最大亮点在于该基金将以不低于60%的资产比例投资于境外基金,这种“基金中基金(FOF)”的模式,可以使管理人更为灵活机动地在全球范围内挑选经过时间和市场波动考验的海外优秀基金,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

  据了解,银华全球核心优选基金还将广泛投资北美、欧洲、日本和日本之外的亚太地区,以及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南亚等新兴市场,利用全球范围内的多元化资产配置来分散单一市场的投资风险。结合该基金的特点,银华基金聘请了两家知名投资管理公司担任境外投资顾问,也是目前具有QDII资格的基金公司中,唯一一家采取“双顾问”的基金公司。

  (王艳玲)

  投资前沿

  4月10日至4月13日,2008中国(上海)国际游艇展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船艇及其技术设备展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再度“扬帆起航”。 游艇产业被誉为“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素来都是商家必争之地,而与早期海外品牌唱主角的局面有所不同,近年来国内船艇产业厚积薄发,由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逐步成功转型,颇受业界注目。

  本届展会的另一大亮点是除了豪华阵容以外,更多针对普通公众设计的轻巧便捷的“亲民”船艇也已开始“崭露头角”。展会现场,我省参展商浙江顺风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拳推出了针对国内外大众消费者设计的船品,意在将游艇运动推广到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中。同时,“顺风动力”自主研发的2.0HP 、2.5HP和5.0HP等游艇舷外机,因达到国际领先的环保动力,并已获得美国环保署EPA的认证证书,深受国内外买家的青睐。据悉,本届展会上,“顺风动力”共接到荷兰、澳大利亚、芬兰等外商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订单。 (施翼 陈彤)

  图为在展会上,“顺风动力”凭借扎实的制造工艺和创新的设计理念,赢得了众多观众和荷兰、澳大利亚等买家的倾心。

  (陈彤 摄)

  “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成功转型

  挖掘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投资视点 00012 民营资本涌入浙江担保行业 2008-4-18 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20;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22;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23;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24;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25;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26;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27;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28;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32;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33;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34;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35;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36;浙江日报000122008-04-180003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