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强化党内监督 谨防权力滥用
· 农民办起博物馆
· 要闻简报
· 玉环尿毒症患者有福音
· 湖州机关开支实行三项“零增长”
· 把全面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 近邻协作的“小我”和“大我”
· 德清新市农村成教个案
将走向世界成人教育大会
· “浙银品牌”的创新之路
· 全省首家私人银行
露面杭城
· 百万亩油茶待“重生”
· 二十三名环保“操作工”进驻电镀企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前些年乏人问津的山茶油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全省目前正在改造低产油茶林——
百万亩油茶待“重生”
本报记者 嵇 哲 通讯员 张健康
  因油茶籽收购价格一路走低,浙西南地区广泛种植的油茶林自1986年后日渐荒芜。然而,沉寂多年的油茶业如今开始“复活”,成为山区林农新的收入来源。

  油茶树何以在荒芜20多年后“复活”?

  山茶油堪比橄榄油

  建德市大同镇镇源村方志贤老人承包经营了30亩油茶林。他怎么也想不到,前些年乏人问津的山茶油,如今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

  据省林科院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国外高级食用油橄榄油备受青睐,而山茶油在油脂组成以及保健功能上都与橄榄油类似。且相对于橄榄油,山茶油更易于人体吸收消化。

  方志贤说,以前的山茶油都是自己家里榨的,油色浑、味重、油烟多,有些人吃不惯;而现在经现代工艺加工后,色清味香,而且油烟少,用山茶油烹调食物,清香爽口,价格却不到橄榄油的一半。今年油脂价格持续走高,更增加了山茶油的市场竞争优势。

  油茶树的“复活”之路

  市场需求的重新启动,让精明的企业从中发现了商机。2006年10月,文成县大山食品有限公司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向林农收购油茶籽。这个价格高出市场价近1倍。当年,大山公司首批茶油销售一空。看到如此好的销售形势,大山公司随即与各油茶产地签订了3年供货协议。

  有了订单和收购保护价,农民有了发展油茶的积极性。文成县林业部门推出了相关扶持政策,对油茶林进行抚育改造每亩补助150元,并派出林技专家指导农民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

  建德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加工企业直接承包或联合开发,参与油茶低产改造,企业联结农户2000多户,“复活”油茶1.56万亩。

  油茶“复活”助农增收

  今年,文成县桃坑村农民朱步洪计划强化油茶林管理,油茶籽的产量有望再翻番,加上放养土鸡,3年后,他的300亩油茶林的年产值将有二三十万元。

  我省现有油茶面积200多万亩,年产茶油约8000吨,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其中25个欠发达县就占了全省面积的90%。

  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目前我省油茶生产大多处于荒芜、半荒芜状态,平均亩产茶油仅3公斤左右,效益不到100元。采用优良无性系进行种植或换种,如果管理到位,亩产油量可达到30公斤以上,效益达近千元。全省改造低产油茶林100万亩,按每亩10公斤计算,将为全省种植油茶树农户增收2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在近年来油脂供应趋紧的形势下,这100万亩油茶林将产出1万吨左右的高级食用油,对稳定我省食用油市场价格、维护用油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百万亩油茶待“重生” 本报记者 嵇 哲 通讯员 张健康 2008-4-18 48256F32002924A64825742B004DDA85[A1-嵇哲≈A5-张健康≈B1-刘元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