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体育周刊
3  4  
PDF 版
· “我要去接萨爷爷”
· 把29名“根雕运动员”赠予罗格
· 我们会把奥运火炬举得很高
· 圣火传递是播撒奥运精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昌74岁乡村教师向本报记者表达多年夙愿——
把29名“根雕运动员”赠予罗格
  本报新昌4月17日电(记者 施晓义 通讯员 陈益 俞颖颖) 今天,74岁的新昌老人王祥霖面对登门采访的本报记者,郑重表达了多年夙愿:将历时20余载精心创作的29件“根雕运动员”作品,赠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并祝愿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家住城关镇南明村的王祥霖是有着36年教龄的乡村老教师,他年轻时爱好各项体育运动,晚年爱好根雕创作,尤其是体育题材的根雕作品。记者在王老的书房看到,许多正在竞技场角逐的“运动员”栩栩如生,艺术体操“运动员”正手持彩练当空舞,田径“运动员”正在全力冲刺……一件件根雕作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奥运赛场。更难得的是,多数作品是由一个完整的树根经过巧妙取舍后创作出来的。一件名为“冲刺夺冠”的根雕作品,冲刺者胸前那根飘扬的终点线,竟是与根雕主体连为一体的一条根须,真可谓巧夺天工。

  老人创作的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看到,其中一件作品老人将其取名为“奥运火炬手”——一名运动员正高举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神采飞扬地奔跑着。老人说,多年前他在当地菩提峰山脚下捡来这么一个树根,一直留在家里没舍得用。“当时就想,什么时候中国申办奥运成功了,我就把它雕成火炬手!如今,我已如愿以偿创作了这个火炬手。”

  构思一件根雕作品,老人少则花费几天,多则几个月,因为每个树根捡回时都是七倒八歪的,需要反复端详,仔细琢磨,才能决定取舍哪些枝条。创作一件好作品,凝聚着老人不少心血。老人希望,“在中国奥运之年,将这些作品赠予罗格先生。让他知道,中国人是爱好和平友谊的,中国人愿与世界各国共同追求人类美好的明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体育周刊 00008 把29名“根雕运动员”赠予罗格 2008-4-18 48256F32002924A64825742E005055A0[A1-施晓义≈A5-陈益≈B1-李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