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沟通的魅力
· 学·会·欣·赏
· 雪落无声的感受
· 拥有一颗平常心
· 天道有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雪落无声的感受
□张林华
  我曾经在东北一个小城客居期间,真切地感受了一把北方大雪的风格。“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在这样的时候,“天空飘着雪花”的说法是极不准确的。因为首先,这时天空的位置不再明确无误,苍茫大地是灰蒙蒙的,一片混沌世界,视线是极有限的。同时,雪花既不是“飘”来的,也不仅是从天而降的。那雪,像一个个鲁莽的汉子,兴冲冲、急吼吼、不辨东南西北,不问青红皂白,直扑向你的身子,扑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相形之下,我更喜欢南方的雪。江南热土,雪本来就少,闭月羞花,偶露真容,所以弥足珍贵,所以欢呼雀跃。更何况,南方的雪,飘飘洒洒飞落,温温柔柔拂面,清晰优雅,一如南方的人……

  我盼望下雪,是因为我喜欢雪落无声、恍惚迷离的意境。雪有时也会以一种谦逊的姿态突然空降到人间,给世人一个极大的惊喜。想想这样的情形你就会激动不已。本来,自入冬以后,虽然人们天天盼着下雪,然而天气预报却每每令人失望,天气自然有些阴冷,风有些大,但空气大体上还是清澈晴朗的,全无下雪的迹象,本来已让冬天激得老高的盼雪的期望,竟渐渐地平静下来。恰恰正在这样的时候,一夜之间,大雪飘然而至,给晨起的人们一个冷不防,一个大意外,一个好心情。

  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作品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不见云,齐白石画虾不见水,而留出大片空白。我想那留白部分,应该便是云与水。与西洋画比起来,国画手法很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分淡淡的欢愉和难言的轻松。其时你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一夜心静,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及至披衣行至院中,惊觉大雪早已没足。吹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有如琼浆,温静更如熟睡少女。放眼望去,崖上翠竹,溪上古桥,无一不穿上白袍……

  我盼望下雪,是因为我喜欢拥衾而卧、伴雪读书的境界。这雪不要太紧,纷纷扬扬,舒缓最好。夜晚行在街上,你会被雪迷住的,透过路灯,雪下得极有风姿,像大自然的精灵,怡然蹁跹舞动,所以我们大多不会拒绝看雪。设若雪下得过于疏淡,那么也会扫人兴的,因为少景致可看,少情意可赏。所以雪要下得有分寸,有品位,要从容不迫,飘飘洒洒,让你注意到她的美丽,又不去过于关注她的存在。这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完全放松的人,一个充满好奇的人,一个心清气爽的人。天气虽然寒冷,然而拥衾而卧,思绪就会在飞雪世界的情调中暖暖地延伸开来,像一朵含苞欲放的秋菊,一下子就峥嵘地绽放,花团锦簇,清香四溢,心情也变得没有一丝呆滞和困窘。雪,是雪,完全盘活了思考。此刻,一片静谧,一点天籁,夹一缕灯光和十二分的灵思,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一种回归自然的心情,一下子把你从百会浸透至涌泉,叫你身心坦然,灵府空旷,而那一种纯纯静静的书感,濡染了你的全部思维。在幽雅的灯光中,悄悄翻动书页,伴随一个个文字跳跃,你就会深深体会到读书的韵味,静处的美妙和作为一个自由身心的幸福。

  依我的感受,冬夜伴雪读书,最好读诗歌,而不是小说。理由很简单,因为读的是小说,倘若精彩入胜,令你情不自禁地忘却窗外飞雪,岂不可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这样的雪天,读这样的咏雪诗,穿越时空,以此时此地的心境,体会彼时彼地人的思绪,有所相通,有所彻悟,是何等的快事……

  所有的雪最终都会化去,而且会化得不着一点痕迹。但是,正是因为洁白的雪能给纷繁的俗世、尘封的心灵带来些许触动,让我们或多或少地有些享受,有些感动,有些领悟,我们才年复一年地真切盼望它的光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雪落无声的感受 □张林华 2008-4-18 浙江日报000152008-04-18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