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八区的市民家庭,从4月11日开始可以正式报名参与“奥运人家”选拔工作。由政府出面公开集中招募市民家庭来接待外国游客,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类似中国“奥运人家”这样的家庭接待,国外是怎样管理的呢?
日本:民间外交“大显身手”
“家庭接待真的非常有魅力。我借此认识了世界各国的朋友,也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友谊团体日本琦玉分会会长沼纯子笑着对记者说。该组织每年都会邀请不同国家的会员到日本体验普通百姓生活,增进交流。沼纯子去年一年就接待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三拨客人。
沼纯子说:“我把他们都当自家人对待,带他们去拜访周围的邻居,参加社区活动。”她还开车带客人去参观附近的博物馆、养老院和志愿者设施。此外,还请他们感受日本的茶道、华道、和服等等。
家庭接待不仅是普通日本家庭的大事,也是日本外交的“秘密武器”。从4年前起,外务省就开展了以各国驻日外交官及家属为对象的每年一次的“外交团家庭接待”项目,请各国外交官到普通日本家庭体验日常生活,感受造纸、酿酒等传统工艺,促进对日本的理解,增进两国友谊。
荷兰:固定网络常年服务
把参赛者安排在当地人家里落脚,是一个既让来客感到“宾至如归”,又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风俗民情的方式,因此经常被荷兰赛事主办者采用。
国际古典音乐界重要赛事、三年一度的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主办机构每次都将选手们安排在当地家庭中住宿,不仅让他们得到很好的照料,而且能够方便练琴,从而以最好的状态参赛。经过20多年的运作,目前李斯特比赛基金会已建立了一个比较固定的“接待家庭网络”。
对这种安排,宾主都很认可。初来乍到,选手们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些家庭除了提供起居照料外,还承担起介绍当地风土人情的任务。几乎所有家庭在十多天的赛程中都和客人建立了很融洽的关系。
2005年参赛的中国选手孙颖迪就与夏伯格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夏伯格说,以前他们从没和中国人打过交道,但孙颖迪让他们了解了很多中国的东西,从菜肴到文化,从历史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两年多来,孙颖迪一直和夏伯格一家人保持联系。
土耳其:有效推动文化交流
每逢一些重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土耳其总会有很多家庭“抢”着承担家庭接待的任务,民众以能够成为“临时家庭”为荣。
土耳其一年一度的“4·23”国际儿童节,土方均会邀请世界各国的儿童团体交流演出。来自四五十个国家的约1000至1300名少年儿童,均被安排在当地儿童家中生活。
在安排家庭接待方面,组织者与当地较有声望的小学取得联系,由学校通知学生家长,自愿报名。学校将会对报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氛围以及口碑等进行评估,最终筛选出适合接待的临时家庭,并根据来访儿童的年龄、性别以及爱好进行分配。
报名“家庭接待”完全自愿,临时家庭接待外国儿童的住宿饮食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主办方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助。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会对“临时家庭”的接待情况进行调查,并颁发奖状,以感谢其对文化交流活动的支持。 (据新华社、《文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