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他们”的家庭接待
· 与“奥运人家”零距离
· 那些“奥运人家”
准备了特别的“中国礼品”
· 热情之外 还需要符合标准
· 加强民间交往 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交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那些“奥运人家”
准备了特别的“中国礼品”

  中国人民大学旅游学院英语教师韩如冰以她的语言优势和儿子酷爱武术的特点,成为北京首个被旅游局认可的“奥运人家”。她手捧零号奥运人家标志牌,向记者展示了这个家庭在奥运期间用于接待外宾的普通住房。

  她在悉尼待过一段时间,会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她自豪地说,他们家能被选为亚运村社区的“奥运人家”可不简单,得有人能说英语,能和老外交流,得有热爱体育、关注奥运的一股劲头,还得有家庭自己的特色。

  韩如冰的丈夫苗先生是律师,儿子苗韩得雨今年七岁,酷爱武术,得过朝阳区幼儿武术比赛三等奖。

  韩如冰家不到八十平方米的两居室距离奥运会主会场“鸟巢”仅十分钟路程,布置得温馨简洁,充满生活气息,墙壁上贴着孩子画的水彩画和曾经获得的武术比赛奖状,桌上摆着一家三口的幸福照片。女主人称,准备将最大的一间屋子腾出来接待远方来客。

  “我们还准备花一笔钱把这间房子好好装修一下,让客人住得舒服!”韩如冰说,她和先生都是奥运迷,能以“奥运人家”的方式参与奥运,真的让人特别期待。

  “为了让客人住得舒服,近期会把住了十年的房子重新装修,刷墙面、换地板,这样房间会显得更加明亮。”谈到将以什么厨艺展示给客人时,韩女士一脸兴奋地说道:“我是北方人,包饺子、做炸酱面不成问题,到时还准备请客人到餐馆品尝北京的烤鸭。”

  此外,韩如冰还准备向客人推荐京剧,教外国朋友学做中国菜,找共同爱好的话题,在这之中潜移默化地介绍中国文化。

  花甲之年的郭平女士也住在亚运村小区,退休后一直想为奥运会做点实事,听说北京招募“奥运人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说,将三室一厅中的两间屋腾出来接待游客,会竭尽所能给到家里住宿的外宾以最高礼遇。

  现在,她和老伴苦练英语口语,将《英语三百句》中的情景对话做成一张张卡片放在口袋里,买菜、遛弯时也不忘背诵。她曾在大学期间学过英语,现在为了奥运重新捡起。她说:“短期内记住还要流利地讲出来,不花功夫可真不行。”两位退休老人每天在家至少花一个小时练习会话。

  奥运会之前,北京准备招募一千户“奥运人家”,入选的家庭将进行国际礼仪、卫生常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在八月初至九月底期间,每户人家大约接待四五批海外游客。

  报名参选的“奥运人家”中,有能讲一两种外语的医生、外交官、大学教授等,也有京剧票友、古玩收藏、奇石根雕等特色家庭。在中国针灸学会学术部担任主任职务的文碧玲,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曾作为援外人员在阿尔及利亚当过两年医生,她是以中医针灸的特长来报名的。

  “现在谁也不知道来家住的宾客是哪国人,对什么感兴趣。”文碧玲希望来宾能对中国的传统医学针灸感兴趣,到时可以给外国朋友展现针灸手艺,讲授针灸治疗的好处。

  文碧玲说:“我们这些奥运参选人家,一个共同心愿就是让外宾在北京过得开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那些“奥运人家”
准备了特别的“中国礼品”
2008-4-15 浙江日报000102008-04-15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