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暖似一阵的春风,从青山绿坳间轻盈地拂过,似乎有清幽而熟悉的味道扑在脸上,隐隐地弥漫于鼻间,心中便蓦地欢喜了一下:又到新茶上市的季节了!
心中有了挂念,竟就有些坐立不安,特想去那青山绿坳间走走看看了。于是择了一个晴朗的午后,直奔茶乡而去。不消十几分钟,车子就已徜徉在普福岭下的梅灵路上。两面的山峦一如既往地起伏着,那绿嶂叠翠却显出了不同以往的可爱,因为从那氤氲在漫坡茶地上的新绿中,已能嗅到龙井新茶的清香。
这一带便是西湖龙井茶最初的产地了。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他的《茶经·八之出》中谈到杭州天竺、灵隐产茶,并且品质上乘。不过,那时候还不叫“龙井茶”,而是根据产茶的位置分别称作“宝云茶”、“香林茶”和“白云茶”,茶叶的形状呈龙团状,也与如今的龙井茶有较大差别。北宋熙宁11年,上天竺辨才和尚来到狮子峰下寿圣院后,所产的茶叶方才依地名老龙井而称为“龙井茶”。到明朝初期,龙井茶终于闻名,其品质也开始广受推崇。明嘉靖《煮泉小品》记载:“其上为老龙泓,寒碧倍之,其地产茶,为南北极品”;明万历《钱塘县志》中也有关于“老龙井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和“茶,出老龙井者,作豆花香,色青味甘,与他山异”的记载,对龙井茶的赞美溢于言表。
历经千年,龙井茶不仅没有没落,而是一如这个腾飞的时代,愈发焕出了葳蕤的生机。看车窗外飞速掠过的片片茶园,一畦一畦欣欣然地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漫山遍野地绽放着嫩绿的希望,引得辛劳的茶农们如蝴蝶般在茶地里翩飞,我的心情也不禁随之翩飞起来。梅家坞,一个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品茗胜地,就在这时不失时机地从满目的绿色中呈现出来。不过,梅家坞并不是我的目的地。随着市场的开放,这个原本狭小陈旧,却如世外桃源般幽静的小村庄,如今早已成了人声鼎沸的旅游胜地和茶叶集散地,纵是白墙黛瓦,古色古香,却无奈沾染了过多的商业气息,而遗失了原有的纯朴和淡然。随着时代变迁,如今西湖龙井茶最大的产地早已不在这里,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的龙坞,挟5000多亩茶园的优势已跃升为西湖龙井茶的主产区,其产量占据了西湖龙井茶总量的60%。那里更是我心驰神往的清静茶园。
其实,龙坞的连绵群山与龙井同出一脉,同一座山,这面是龙井的梅家坞,另一面便是龙坞的大清谷了。在龙坞的青山绿坳之间,也孕育着上千年的茶文化,心灵手巧的茶农自古以来练就了娴熟的龙井茶炒制技艺。2001年4月,杭州市审议通过《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正式确定了168平方公里的“西湖龙井茶原产地”范围之后,龙坞茶叶更是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正宗的西湖龙井茶。从2002年起,龙坞每年都要举办盛大的西湖龙井开茶节,来自青山绿坳间的炒茶高手们聚集一堂,各施绝活。
出梅家坞须臾,万担茶乡的壮阔气势刹那间跃然眼前,绿屏似的茶山,一座连着一座,层层薄雾轻盈地笼罩在山顶,山上到处散落着醒目的星星点点,把原本因为绿而模糊在了一起的茶山,一下子点缀得立体生动起来。一路向前,一路都是生机盎然的茶山茶园。待山上的茶农带着满筐的新叶下到村庄里,男人们便烧烫了铁锅开始炒茶。那一招一式都是极讲究的,按照当地茶把式的说法,在鲜叶原料的不同炒制过程中,必须使用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不同的炒制手法,才能炒出色香味俱佳的上品好茶。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开锅炒茶,弥漫在村庄里的茶香便更加浓郁了。
在龙门坎村,我进了一位名叫孙大标的茶农家中,这位有着三十多年炒茶经验的老茶人曾上过中央电视台介绍鉴别龙井茶的技巧,每年春季连北京、上海的老茶枪都会赶到这里来拜访他。老孙沏上了新鲜出锅的明前茶,还未端到面前,一股醇香便扑鼻而来,似青豆般清新,又似若兰般馥郁。再看那玻璃杯中的汤水,晶莹通透,色泽翠绿,一朵朵芽叶形似雀舌,盛开在碧水之中。
我微醉在这甘香四溢的茶水之中,老孙不无自豪地介绍说,这茶自采摘伊始就开始讲究,你瞧都是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决不允许多摘了芽叶。盛放刚刚采下的新叶,是必须用通气散热性能良好的竹篓的,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老孙用手指点着玻璃杯中的茶叶,感叹道:炒茶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着呢,新叶采回来后得用竹匾摊放半天以上,这样茶叶才不会炒焦。炒制过程又要经过青锅、回潮和辉锅三个步骤。青锅就是将鲜叶放在100°C左右的铁锅内进行杀青,然后要经过个把小时的摊凉回潮并筛分,最后再用70°C左右的铁锅温度将茶叶整形炒干。一斤上好的西湖龙井明前茶,起码要4万个新芽叶加工而成呢!
呷着甘醇清香的茶水,听着茶人如数家珍般的介绍,只感觉股股惬意淌遍全身。哦!那不仅仅是龙井新茶带来的享受,更是茶乡浓浓春意带来的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