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吴红良正在掰着手指头,数着搬进新家的日子。
6户一幢的小楼,在镇中心的位置,每户人家楼上楼下有近200平方米,他将要入住的是一种新型的公寓化农居。房子已经基本建好,这两天正在安装铝合金门窗。按照计划,5月份就可以竣工。
这之前,吴红良已经在富阳市洞桥镇里仁村小坞自然村住了48年。那个村子位于一片狭长的沟谷地带,经专家认定,是地质灾害的高危区,需要整村搬迁。
农居公寓的造价,每户不超过11万元。而经过管理部门的测算,入住公寓的农户将可能获得6万-7万元不等的补助。
“因为地质灾害搬迁,每户有2万元的补助;符合高山移民政策,每人补助6000元;搬迁后若将原宅基地复垦,一亩地政府补助3万-3.5万元;还有农村饮用水建设、农村集中排污和环境整治方面的政策优惠……”洞桥镇的党委书记郭林平,把吴红良一家可能享受到的政策逐一数了个遍。
这意味着,此番重建家园,农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如果是在以前,郭林平心里也没有这么清楚。为了一个农口问题,他要找市里很多部门咨询政策,现在,一个城乡统筹委员会就能给他明白的解释。
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王小丁,兼任富阳市城乡统筹委员会的主任后,对20多个组成部门摸了一遍底,发现全市涉农惠农的政策,大大小小有三十多条,涉及的配套资金达2.2亿元。
为此,城乡统筹委员会将涉农的职能重新进行了划分,从整合“三农”政策资源入手,把“大城乡、大统筹”的概念搭建起来,所有的支农补助,都由其统筹协调。
“规范高效的支农资金管理运行机制,要做到项目安排科学、投向重点突出,”王小丁说,“最直接的效果是,行政效率提高了,也增进了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