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更好的供地方式?
永康市“亩产税收”破解工业用地荒
□ 本报记者 秦正长 通讯员 郏恬甜
逼出来的新概念
4月1日,永康市街头。永康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主告诉记者:“武义税收的一半来自永康人在武义办的企业。”
此话虽然未经证实,但确实道出了永康工业发展背后的一个隐患:土地,正在成为这个“五金之乡”经济发展的瓶颈。据了解,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工业企业的不断壮大,永康工业用地日趋紧张,用地成本不断攀高,许多企业外迁武义、东阳、金华、缙云等周边市县。一位永康主管企业的负责人感叹:在永康,土地优势不存在了。
如何破解工业用地紧张这个棘手的难题?去年永康市开展了一项工业企业“亩产税收”大调查。
“亩产税收”调查企业平均每亩工业用地产生的税收情况。调查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永康市接收调查的1178家企业中,“亩产税收”差距惊人,最高的“亩产税收”100万元,低的不到1万元。令人吃惊的是,竟然有不少企业是零税收。
进一步调查令人兴奋。去年永康纳税双百工业企业156家,总供地1万亩,税收12.5亿元,“亩产税收”12.6万元,高于全市企业平均水平一倍。其中前30位占地不到1000亩,但是纳税4.16亿元,占双百工业企业三分之一强;后30位供地3797亩,纳税1.43亿元,亩产税收3.77万元。
“亩产税收”调查揭开了永康工业用地的真相,反响很大。人们想不到“亩产税收”高的企业土地利用效益如此高,想不到那么多零税收企业,白白地占用着宝贵的土地资源。调查之后,永康市展开“项目建设双月大会战”,抓未开工企业、在建工程,查明零税收企业原因。经过会战,171家在建工程按计划进行,258家零税收企业原因已经查明,145家未开工企业已有74家开工。预计今年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3000万元以上。
供地新门槛
“亩产税收”调查带来更多的收获。
记者从永康市国土资源局和经济贸易局获悉,今后,“亩产税收”将成为供地的一个依据。土地出让跟着项目走,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是否节能环保,附加值高不高,是否有利于产业升级,将成为土地出让的依据。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亩产税收”政策在企业界引起很大震动。一些企业感觉压力很大,迫切要求调整规划,提高容积率,向空中发展。好几家企业改变了原先规划的办公大楼,改造厂房。政府引导,企业自我加压,土地利用效益明显提高。
一种更好的供地方式?
土地出让与“亩产税收”挂钩,“亩产税收”论英雄,也引起了一些议论。有人质疑:这是否有悖土地出让公开招拍挂政策,会不会形成土地垄断?土地出让向“亩产税收”优质企业倾斜,但优质企业今年效益好,不见得明年仍然好,企业用地规模上去了,效益不一定就能跟着提高。有些行业起步效益不见得好,但极具成长性,这些企业极需要土地支持。
但更多人认为,在每年土地出让指标有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亩产税收”政策能够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效益。“亩产税收”似乎是一道土地出让的门槛,但这个门槛是对众多企业设置的,而不是对一二个企业设置的,因此不存在垄断的说法。
“亩产税收”政策可以抑制企业圈地现象。永康之所以存在一批“亩产税收”零税收企业,就是因为有些企业看到工业用地升值空间大,把土地作为一种投资,变相圈地。一方面拿了地却没项目,不生产,制造了许多闲置土地,另一方面加大了永康市工业供地的困难。
还有,“亩产税收”与供地挂钩,有效供地,土地真正供应到需要用地的企业,供应到高附加值、高科技、高产值的企业,这将改变以前价高都得,有钱就能拿地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抑制随意投标,抬高地价的现象,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永康一企业主说,我们土地成本太高,留不住企业。政府需要引导,需要把土地供应给最需要的企业,而不是有钱就卖给你。
永康正在探索一种更好的供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