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我省生态环境质量
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 “流动博物馆”进学校
· 我省“外贸航母”拟定出航“路线图”
· 慈溪困难群众有房住
· 早稻如何育壮秧
· 在新起点上深化“平安浙江”建设
· 我省3年将培训3.3万名农村骨干教师
· 小小罐头盖 专利五十多
· 我省启动新一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
· 萧山赴港签下10亿美元大单
· 嘉兴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
· 杭汽轮携手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
· 泥匠木匠跟着警察出警
· 乌溪江库区渔民上山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慈溪困难群众有房住
该市财政按人均面积12平方米的标准进行救助,补助标准从原来的2100元/人提高到8520元/人,实现住房救助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李月红 慈溪市报道组 卢萌卿) 连日来,慈溪市范市镇河头村住房困难户方伦俊忙着安装门窗和打扫卫生,他高兴地说:“阿拉要住新房了。”受惠于慈溪市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体系,至今已有2507户像方伦俊这样的困难户,陆续住进了新房。

  慈溪市将住房救助工程列入政府重点实事工程,将农村低保户、因灾倒房户等各类困难群众列入住房救助对象,根据“政府主导、慈善救助、各级参与、个人适当负担”的原则,市财政按人均面积12平方米的标准进行救助,补助标准从原来的2100元/人提高到8520元/人,个人只需负担剩余10%的费用。村(社区)则负责落实建房用地、义务帮工,以及筹措通水、通电、通路等资金。新房建设采取新建、扩建、修建、置换等多种方式进行。

  随时发现,随时改造,新房建设的速度让农村住房困难群众笑得合不拢嘴。3个月前,观海卫镇昌明村村民宓配君一家三口还住在仅40平方米的木结构旧楼屋里,因老楼房倾斜紧靠邻居,修建、拆建无从下手,眼看着其他人纷纷住进了新房,老宓也试着向村里提出申请。出乎他意料的是,村里立即组织各方协调,在别处为他新建了两间65平方米的新屋。老宓激动地逢人便说:“我这个困难户也住上新家了。”

  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周邵村村民姚珠芬常年瘫痪在床,儿子还在读书,一家三口居住在两间危房里。按照补助标准,她能拿到的政府救助金为22104元。新房怎样建呢?亲戚、邻居们一合计:“既然是建新房,以后小孩还要成家立业,干脆一次到位。”就这样,大家捐出了近20万元,再加上政府的补助、村里的支持,姚珠芬一家建起了两层楼的“小洋房”。据统计,截至目前,慈溪市累计发放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金2551.3万元,共建设房屋4974间、127276平方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慈溪困难群众有房住 2008-4-1 48256F32002924A6482573EF00265F0B[A2-李月红≈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