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我省高职自主
招生开始报名
· 怎样预防麻疹
· 油菜黄 鹭鸟飞
· 网上可学标准普通话
· 全国首家网络
相声频道开通
· 清明文化内涵丰富
· 请尽快带小孩接种麻疹疫苗
· 景宁建立起
“非遗”资料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清明节承载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和人生抒发,
不仅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

清明文化内涵丰富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日报消息 清明节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本周五,我们将迎来首次列入法定假日的清明节。曾经被古代文人墨客、志士先贤赋予无限内涵的清明节,在当代社会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现代人又该通过何种方式延续传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传递责任文化

  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说,清明节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农耕文化的悠久文化中产生的清明节,对于祖先的尊崇和同归桑梓的认同感。这一思想发展到今天就是要强化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尊敬,从中汲取动力和知识,站在前人的背上,向更高峰攀登。同时珍惜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维护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珍惜年华,让每一个人的生命变幻多姿多彩,体现出最大价值。这两者共同构成一种责任文化——对祖先、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一个人帮人、互助友爱的社会才是最美好的。

  清明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黄涛是将清明节列入公众假期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清明节在当代中国社会仍然承担着很多社会功能。例如,它能够满足人们怀念离世亲人的情感需要,同时密切了人际关系。通过清明节的习俗活动,人们对先人的孝敬和思念的情感有了适当的表达方式,获得了精神慰藉与平衡。和他人一起扫墓,祭祀共同的先人,也联络了同他人的感情。在农村,清明祭祀祖先是团聚祖族人的重要方式。其次,它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弘扬。清明节这一“国之大节”在制度层面的恢复,实质上是一种血脉的回归。回归的民族符号注定将在人们的慎终追远和继志述事的情愫中得到弘扬。而且,弘扬包括清明节俗在内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增强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加强了民族凝聚力。

  祭祀游乐平分秋色

  在很多人看来,清明节就是扫墓的节日。民俗专家则称,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它的节日精神是“将生死并置”。

  山东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张勃说,清明作为节气最早出现于先秦,后来,由于注入了扫墓、踏青等习俗活动才逐渐成为节日。清明节作为一个独立的节日,大约形成于唐朝。

  张勃说,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扫墓是清明节很重要的节日活动,但清明节的活动不止于扫墓,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她认为,清明节的人文精神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人们怀着欣喜之情迎接春天的到来,迎接一个新生长季节的到来,迎接一个新局面的开始。在踏青、荡秋千等娱乐活动中,放松身心,让身心得到愉悦,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活得更健康更快乐的目的。

  创新民俗生生不息

  清明节象征着族群生命的绵延和个体人生的抒发,这是其永恒的主题。但是,民俗的变异性特点决定了它会随着经济基础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而不断发展。新的民俗不断产生,旧的民俗不断消亡,从而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专家建议,国家可以利用清明节的机会举办对民族祖先、革命英烈的纪念仪式,强调民族的认同感和对革命先辈的纪念。鉴于清明节扫墓与踏青相结合的特点,可以把郊区墓地祭拜与春天旅游结合起来,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让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清明文化内涵丰富 2008-4-1 48256F32002924A64825741D003C3C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