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有机更新:城市化挑战下的“杭州模式”
· 国外“城市更新”三阶段
· 老房子如同城市“胎记”
让后代在似曾相识里找到城市归属感
· 粗鄙小巷变身江南雨巷
让城市生命力传递到小巷深处
· “就要那种杭州的原汁原味”
城市“生命信息”的现代复制
· 尊重“代际公平”
让千年古城再活五千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就要那种杭州的原汁原味”
城市“生命信息”的现代复制

  去欧洲求学三四年,重新回到了土生土长的杭州,陈杰感叹:一个城市的最大特色无非就是它能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味。而最能体现城市个性的,就是那一条条保留了历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

  “我家附近就是最有杭州味的地方——中山路,正在规划的整治方案就是要力求恢复这条南宋御街的文化味。”他说。

  陈杰住在中山路鼓楼边上的十五奎巷。鼓楼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一千多年,“文革”时期被拆除。重建后的鼓楼已经成了杭州的标志性建筑,与城隍阁遥相呼应。

  鼓楼虽然不变,但中山路在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后将变得更有历史感。

  今后,以鼓楼为中间点,周围的环境会发生“时空倒回”。万松岭路口至鼓楼是民俗文化复兴区,要用林立的店铺、茶楼、酒肆,营造江南古街浓烈的市井风情。在中山南路及十五奎巷、白马庙巷、太庙巷一带,引入古玩、字画、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等传统商铺,还有茶馆;街上,则有捏泥人、刺绣等手艺摊。鼓楼至西湖大道是国际品质生活示范区,这一段中山路是杭州历史上“欧风东渐”的典型反映。CK、LV、FENDI、资生堂、施华洛世奇这些世界上著名的“老字号”时尚品牌,要和胡庆余堂、万隆火腿、状元馆、邵芝岩笔庄、全聚德等中华老字号,一起来个中外“混搭”。

  “真的很期待中山路既能在审美上保留、恢复那种杭州的原汁原味,又能在功能上满足现代人的需求。”陈杰说。他还记得当初河坊街改造时,推倒老建筑、重建仿古街的遗憾。“把旧的破坏了,就永远回不来了,就像北京那么多被拆掉的四合院。中山路就是杭州在南宋时的皇城根儿,要把根留住。”

  “有机更新”,最主要的就是保护老的、历史的东西,这其中包括老建筑、老字号、老邻居、老街坊……整治完之后,尽管局部可能因为建设规划的需要而进行改变,但中山路那股味道还是不会变的。

  以位于三元坊的邵芝岩笔庄为例,这座古建筑目前外立面较好,所以其保护工程相对简单,只要拆除建筑立面的空调外机,并进行一些遮挡就行。此外,为了不让笔庄的门面和周围店面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周边的商业业态也要尽可能与之相协调。

  通过这一系列的“小变动”,既能让这座百年老屋保持现状,依然保留使用功能,还能让人们感觉到历史建筑的现代风貌。

  “有机更新,我认为就是让建设使城市变得更有生命力。而其关键,就是让城市最具特色的‘生命信息’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传承下去。城市化绝不能变成‘千城一貌’,而要千姿百态、个性独树。”杭州市历史学会理事丁云川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就要那种杭州的原汁原味”
城市“生命信息”的现代复制
2008-4-1 浙江日报000102008-04-01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