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衢州市湖南镇白坞口村小学的师生们,始终洋溢着喜悦的心情:在不久的将来,告别这个潜隐着山体滑坡危险的校舍,校方正在请专家重新选校址。钱哪儿来的呢?一部分是“童心筑爱心,硬币总动员”活动带来的20多万枚硬币,还有一部分是一位华侨捐的30万元,这位华侨也是因为看到这次活动的相关报道,心生感动起而行之。
追根溯源,这笔善款来自于《105枚硬币故事》。故事主人公蔡珂沁,是杭州市教科所附小五年级学生,当她看到贫困山区里上小学的同龄人,还有不少人穿着破鞋,吃的是咸菜,也没有课外读物,心里难受。她想到自己有两个储蓄罐,里面积蓄了105枚硬币。她将硬币拿到钱江晚报,请他们转交山区的小朋友。报社及时传播了这个信息,并组织“硬币总动员”的系列报道,于是一个“唤醒沉睡硬币,温暖山乡孩子”的活动,在全市小学开展起来,短短两周内,聚集了25.8万枚硬币。
善良是一座城堡。105枚硬币,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些硬币,装着孩子那颗千金难买的善良的爱心,而这种爱心一经传播与激发,其影响力是无穷的。孩子们固有的善良的激发,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努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完成孩子社会化训练的主体。长辈们身传言教的作为,潜移默化的引领,对于激发孩子美好心灵至关重要。蔡珂沁爱心的激发,应该感谢她的爸爸。这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父亲,将女儿带到一所大山里的学校,亲眼看看那里小朋友学习的艰苦状况,亲身感受一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落后情景,心灵得到升华,一定要为那里的同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校则是青少年求知成才的园地。学校的功能,既在于通过书本向学生们传授各种知识,也在于通过社会闪光的事实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懂得如何做人的真谛,从而意识到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期待以及自己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期待。杭州市小学的老师们善于运用一个学生的《105枚硬币故事》,激发起10多万学生的爱心,互动由此产生,105枚硬币“裂变”成25万枚硬币。事实再次说明,人们固有的善良一经激发,就会转化为无穷的物质力量。作为老师、长辈应善于发现这种善良,珍爱这种善良,激发这种善良。
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这次从105枚硬币开始的“硬币总动员”活动,确确实实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还值得一提的是,《105枚硬币故事》具体形象,细节感人,为越来越多的孩子的参与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教材。当今孩子在求知过程中,需要有具体、形象的活动载体,有吸引他们参与的活动项目,使他们在参与中获得乐趣和新知。
《105枚硬币故事》告诉我们: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全社会要形成合力,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载体,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引导沟通,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激发他们内在的活力,让他们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