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新闻
3  4  
PDF 版
· 抓好作风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为实施“两创”总战略提供作风保证
· 《永远的孟祥斌》展览昨开展
· 我省要确保安全生产三个“零增长”
· 209人因选人用人问题受到处理
· 说出农民爱听的“百姓理论”
· 全力打好春季森林消防攻坚战
· 车辆未保交强险 次责也按全责赔
· 种粮大户不再为流动资金发愁
· 染花布像印图片一样方便
· 市容环卫管理条例网上征求意见
· 省委举行“浙江论坛”报告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染花布像印图片一样方便
本报记者 张冬素
  【专家名片】 陈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多年来从事嵌入式软件与系统、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他和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让人们可以像打印图片一样,个性化地印染自己喜欢的面料、窗帘、床单等纺织品,并且成本低、无污染。这一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打印一张彩色图片方便吧,在绍兴县永通丝绸印染有限公司,我们也可以像打印图片一样方便地印染一块布。只要在电脑里设计好花色,传到印染厂,就能印染出几米这一花色的布。

  永通公司的本事,来自浙江大学教授陈纯和宏华公司合作研制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

  陈纯很随和,但一聊起科研,他认真、执着的一面就“暴露无遗”。他持之以恒地用计算机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从纺织业的设计创新、工艺创新“走”到现在的装备创新,陈纯不断给传统纺织业“装”上跑得更快、更强的“双腿”。

  纺织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口了大量的精细印花机,但由于前期的花样设计、图案分色还完全靠人工绘制,不仅粗糙,工期也长,不能满足为国外公司来样加工的要求。1986年,师从何志均教授从事图形图像研究的陈纯,承担了国家级项目——“计算机丝绸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和制版自动化系统”的攻关。

  当时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刚启动。整整3年,陈纯几乎每天早晨骑着自行车从浙大赶到杭州丝绸印染厂(现在的喜得宝丝绸公司),经常是头顶着星星回到学校。在企业的蹲点攻关,不但使他完成了项目,还实现了产业化,且产品的技术性能、结构等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设计速度提高了100倍以上,全国各地丝绸印染厂的老板排着队来买设备。当时34岁的陈纯也因此荣获了“浙江省十大科技新星”称号。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从此以后,陈纯的科研就与改造传统纺织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陈纯与宏华公司合作研发的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打破了纺织业高端装备被国外产品垄断的状况。宏华公司市场总监朱绍文介绍说,目前企业生产的第三代数码印花机,印染速度更快,并且印染的布匹可达3米多宽,在国际上属先进水平。永通公司去年12月用上数码印花机后,就尝到了甜头。“永通”总经理章建荣说,以前用传统的方法上浆,70%的浆料要浪费掉,还污染环境。采用数码印花机后,油墨的用量只有原来浆料的1/25,而且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能实现零排放。现在不仅印的布质量更好,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小批量的个性化产品,今后企业的竞争力肯定会提高。

  对纺织业的成功创新,使陈纯开始关注其他传统产业的改造。他说,浙江是制造业大省,要提升传统制造业的附加值,就必须给产品换上一颗现代信息技术的“心”。现在,从陈纯研发的“支持数字产品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上,已经“走出”智能吸尘器、智能割草机、残疾人护理机等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产品,有的产品已走出国门。陈纯说,用计算机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科研会一直做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新闻 00002 染花布像印图片一样方便 本报记者 张冬素 2008-3-29 浙江日报000022008-03-29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