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油荒”背后 涨价“作祟”
· 要闻简报
· 周口店猿人洞将戴“防护头盔”
· 国企工资差距超十倍
须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 南航空姐制止劫机获奖12万元
· 吐鲁番昨发生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
· 杭州等地办事处和员工捐款抚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何用油淡季反而闹起油荒?为何总是油库充足市场无油?油荒为何总是频繁扰乱市场?有关人士明确指出——
“油荒”背后 涨价“作祟”
  缺柴油!加油难!广东、广西、云南、浙江、上海……两周内由南方开始的柴油供应紧张迅速蔓延,国内多个城市受到波及。

  本是用油淡季,为何油荒又至?供应充足,为何市场缺油?油都到哪儿去了?带着一连串疑问,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试图揭开油荒背后的重重迷雾。

  为何用油淡季反而闹起油荒?

  记者日前在广州市城北调查发现,今年从白云大道大金钟路至太和收费站路段,10多家加油站中仅有两家加油站有柴油供应。等候加油的车龙长达数公里。

  按照往年规律,春节后本是用油淡季,为何反而闹起了油荒?业内人士列出几大原因: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内外价格严重倒挂,炼油厂加工亏损,地方小炼油厂基本停止加工;工农业生产用油需求恢复快,电力缺口大,成品油需求旺盛;一些加油站退出市场或断供停供等等。

  在广东市场上,用油需求增加的同时,油库资源也在同步增长。有业内人士透露,柴油紧张是一种虚假的“紧张”。广东省经贸委副主任李向明也曾表示,目前广东成品油库存已经达到60万吨,处在历史高位,不需启动应急预案。但知情人士认为,经贸委在成品油供应上只是发挥市场管理和协调的作用,如向中石油和中石化争取油源等,但成品油如何调配的主动权仍在两大公司。

  为何总是油库充足市场无油?

  从全国市场看,正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说:“当前国内成品油资源充裕,可以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不会出现去年11月、12月柴油供应全面紧张的情况。”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不少加油站柴油断供或限供。“为何油库充足而市场缺油?”“油都跑到哪里去了?”许多人都有和记者同样的疑问。

  广州市金贵加油站是一家民营加油站,从去年11月开始就因“拿不到柴油而断供了”。站长张良胜说:“虽然批零倒挂会亏一点,但我们还是愿意销售的,因为有货源就能留住客户。”记者随后走访的几家民营加油站对于柴油断供的理由也都一致——“现在无法拿到柴油”。

  记者获得消息证实,近段时间中石化和中石油确实对外停批柴油了。

  据广东省石油行业协会介绍,广东约有5500个加油站,其中一半属于民营加油站。占有半壁江山的民营加油站大多断供,加油的车辆就只好涌向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加油站。

  然而,两大公司在库存充足的情况下,实行“停批保零”的同时还采取了“限量销售”的政策。如对于购买了油站油卡的大车,限加500元的油,有卡的小车限加300元,没有卡的一律限加100元。

  这种限制性加油还滋生出加油站乱收费的现象。广州市中人散体物料运输有限公司的一位司机向记者反映:“虽然油站限量加100元的油,但只要多加50元,也能一次性加满900元的油。”

  许多司机都感到,这次柴油供应紧张并非真的没油加,而是油的价格会变相高一些。

  油荒为何总是频扰市场?

  自从2005年油荒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油荒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了。从去年底到现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已发生了两次油荒。

  业内对于造成油荒的原因看法不一。

  “此次油荒主要是因为国内涨价预期作怪。”广东省油气商会油品部部长姚达明认为,“每次国际涨价,国内都有涨价的预期。不排除有些炼油企业和加油站点看到油价高位运行将带来供应趋紧、油价上涨的趋势,囤积居奇。”目前国内成品油销售利润低,每吨仅为100元左右。如果能将手中的成品油放到涨价之后卖,油商很可能得到每吨300元至500元甚至更高的差价。

  但也有人不认同这一观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油荒频繁出现,涨价预期只是导致成品油供应紧张的表面因素,毕竟掌控市场话语权的不是这些投机囤油的散户。处于垄断地位的市场主体不能只顾追求利润,而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操控市场供应,造成紧缺局面。”

  “我前段时间才对炼油厂进行了调查,批零倒挂所致的亏损是不争的事实。”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则认为,“中石油、中石化也跟普通人一样,有正常的利益诉求。何况他们还是上市公司,肩负着为股东赚取利润的责任。”

  持此观点的业内人士认为,在现有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始终没能与国际接轨,批零倒挂,是国内成品油难以走出“进口少、出口多”“油库有油、市面缺油”等怪圈的根本原因。

  “反观每次油荒,不难看出其中的玄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所所长黎焕友指出,“国际油价一涨,国内一些垄断企业就喊亏要求涨价,有的零售渠道也加入到惜售囤油的行列,市场继而出现油荒。石油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社会责任缺失在油荒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黎焕友说:“从长远看,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市场垄断、理顺定价机制,可是眼下越来越频繁的油荒应引起政府部门和石油企业的反思。国家将成品油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商品交给两大集团垄断经营,就是要让两大集团担负起非常时期稳定价格的责任,与广大民众共渡难关。” 

  新华社记者 陈冀

  (据新华社广州3月27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3 “油荒”背后 涨价“作祟” 2008-3-28 48256F32002924A648257419004548CE[A0-新华社记者≈B1-俞剑弘] 2